首页 理论教育 劳动和非劳动要素:有用性与消耗性比较

劳动和非劳动要素:有用性与消耗性比较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劳动和非劳动要素通常必须结合在一起,才有效发挥作用。当然,劳动和非劳动要素的作用有差异,其中劳动的作用是主动的,而非劳动要素的作用相对来说是被动的。劳动的有用性和非劳动要素的有用性都是对商品使用价值而言,它们的作用可以在一定范围互相替代。不仅如此,非劳动要素在生产中也会逐步消耗自身,因而具有自己的消耗性。这是劳动和各种非劳动要素消耗性的根本区别。

劳动和非劳动要素:有用性与消耗性比较

马克思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撇开各种非劳动要素,把价值实体归结为人类劳动;又撇开劳动的有用性,最终从劳动的消耗性来解释商品价值。通过这种抽象,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实质,这在逻辑上是无可指责的。不过,要充分说明非劳动要素不形成商品价值,也就是说明劳动消耗形成商品价值的事实,单靠这种抽象和排除是不够的,还需要做深入而具体的分析。

劳动并不是对商品使用价值形成起作用的唯一要素,除了劳动之外,还有各种非劳动要素,包括一些天然资源、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从配第、斯密、李嘉图到马克思,都没有忽略这一点。非劳动要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不需任何劳动就可以获得的物质要素,如阳光、空气等;第二,需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的物质要素,如机器设备、经过加工的原材料等。显然,这些非劳动要素和劳动一样会在生产中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发生某种作用。也就是说,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存在有用性。劳动和非劳动要素通常必须结合在一起,才有效发挥作用。当然,劳动和非劳动要素的作用有差异,其中劳动的作用是主动的,而非劳动要素的作用相对来说是被动的。

有一种观点和方法,根据各种要素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是否发挥作用以及作用的大小来推断它们是否决定价值。按照这种方法,似乎对商品使用价值起作用的要素就应当创造或形成价值;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土地、资本和技术等各种要素在商品使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会发生变化,因而它们对商品价值的作用也不同。然而,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上述第一类非劳动要素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却既不形成价值,也不转移价值。这说明,根据各种要素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是否发挥作用以及作用的大小来推断它们是否决定价值的方法是不可靠的,不能认为凡是对商品使用价值形成起作用的要素就一定形成商品价值。如果由此得出相反的结论,以为判断一种要素是否形成价值,完全可以不考虑它对商品使用价值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那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也不符合实际。对商品使用价值不起任何作用(包括直接和间接作用)的要素,与生产销售无关,也不可能形成价值。可见,对商品使用价值是否发挥某种作用,充其量只能构成判断要素是否形成商品价值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www.xing528.com)

在上述必要条件基础上再增加稀缺性条件,能否构成判断要素形成价值的充分条件?换句话说,当稀缺性资源被用于生产商品,从而对使用价值的形成起作用,是否必然形成价值?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话,那么上述第二类非劳动要素就应当形成价值。但是,回答并不肯定。增加稀缺性条件,只能说明获得要素需要付出劳动,因而要素本身可能有价值;在市场经济中,这些要素本身通过市场配置,必然有价值,并且它们的价值会在生产中转移给产品。至于要素的消耗是否创造或形成新价值,仍然不能肯定。要素自身有价值和它的消耗是否创造新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从要素具有稀缺性和有用性并且它本身有价值,还不能推断它被用于生产其他商品时会创造价值。可见,一种要素是否具有稀缺性,只是它自身是否能够成为商品并具有价值的一个条件,不能用来判断这种要素被用于生产其他商品时是否创造价值。

劳动的有用性和非劳动要素的有用性都是对商品使用价值而言,它们的作用可以在一定范围互相替代。不仅如此,非劳动要素在生产中也会逐步消耗自身,因而具有自己的消耗性。例如,机器会在使用中不断磨损。但是,非劳动要素的自我消耗对象不是人类劳动力,而是各种自然物质和生产资料。这是劳动和各种非劳动要素消耗性的根本区别。如果说劳动和非劳动要素都具有稀缺性、有用性,这两种性质不会造成它们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差异;那么,它们消耗的对象和实体不同,正是这一根本区别决定了它们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