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业绩评价与成本差异的优化控制

业绩评价与成本差异的优化控制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已指出,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通常用于对员工的业绩评价和激励,因而与员工的工资、奖金甚至晋升相关。如果有关人员不能对相关成本和差异进行控制,那么成本差异就不能作为其业绩评价的依据,对成本差异的追踪和调查也不是很有价值。所以成本差异用于业绩评价时应注意差异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差异产生的原因。所以,高层管理人员只有将业绩评价及激励机制建立在企业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引导企业职工和各级经理的行为。

业绩评价与成本差异的优化控制

前已指出,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通常用于对员工的业绩评价和激励,因而与员工的工资、奖金甚至晋升相关。所以,将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用于对员工的业绩评价和激励时,应注意其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否则可能会引起功能失调,导致负面效应。

(一)差异的可控性

在业绩评价方面,首先应了解相关责任者对成本和差异的可控性。如果有关人员不能对相关成本和差异进行控制,那么成本差异就不能作为其业绩评价的依据,对成本差异的追踪和调查也不是很有价值。例如,针对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如果企业的材料价格是根据与供应商的长期合同,依据国际市场随行就市而变动,那么对价格差异企业就无法控制,更不能由材料采购经理负责,不应作为其业绩评价的依据,同时也没有必要对价格差异进行调查分析。

(二)差异之间的关联性(www.xing528.com)

有时不同的成本差异之间存在关联,一种差异的形成并非该要素本身是直接原因,而是由其他因素间接导致。例如,购买偏离标准价格的原材料可能导致有利的材料价格差异、不利的材料数量差异和不利的直接人工效率差异。而有利的材料价格差异又可能出于以下三种情况之一:(1)采购人员具备很强的价格谈判能力;(2)采购人员以低价格购买了低质量的材料;(3)采购人员通过大批量购买获得了商业折扣。如果企业只用材料价格差异来评价采购人员的业绩而不考虑产生价格差异的原因,那么三种情况都会得到很好的评价。但实际上只有第一种情况才符合企业整体利益,第二种情况可能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企业产品的废品率提高或产品质量下降,第三种情况可能会因一次购货太多而导致过多材料存货从而增加材料储存成本。所以成本差异用于业绩评价时应注意差异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差异产生的原因。

业绩评价应建立在企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如企业可能以较高价格购买质量更好的材料,或投入更多的职工培训来提高产品质量,这样可以使客户服务成本大幅度减少,并能提高产品信誉,从而弥补因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所增加的投入。如果企业在评价业绩时片面强调某一标准(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可能会导致与企业总体目标相背离的结果。所以,高层管理人员只有将业绩评价及激励机制建立在企业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引导企业职工和各级经理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