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解析内需潜力:规模效应与速度效应

深入解析内需潜力:规模效应与速度效应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这样大的经济规模,2019年我国GDP增长率为6.1%,在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显著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3.8%的平均水平、世界2.5%的平均水平和高收入国家1.7%的平均水平。这种规模效应和速度效应结合在一起,奠定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位置。GDP总规模及其增长速度,既标志着我国的强大生产能力,也定义了我国的超大规模需求能力,形成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上的独特优势。

深入解析内需潜力:规模效应与速度效应

2010年以来,我国就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规模达到99.09万亿元,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为14.3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6.4%。以这样大的经济规模,2019年我国GDP增长率为6.1%,在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显著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3.8%的平均水平、世界2.5%的平均水平和高收入国家1.7%的平均水平。这种规模效应和速度效应结合在一起,奠定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位置。在2009—2019年十年期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28%。GDP总规模及其增长速度,既标志着我国的强大生产能力,也定义了我国的超大规模需求能力,形成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上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环境和我国发展阶段都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新的进展,经济循环特征客观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既增强了国民经济的平衡性,也对世界经济的平衡做出贡献。例如,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按支出法计算的GDP比率,从2007年的9.95%降至2019年的0.99%;2019年,在我国按支出法统计的GDP总量中,最终消费占比(消费率)为55.4%,其中70%为居民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占比(资本形成率)为43.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比(外需比率)仅为1.5%;在同年6.1%的GDP实际增长率中,上述需求“三驾马车”分别贡献了3.5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经济循环中出现的这种新特征,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转变为内向型发展,也不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完成,我国经济循环仍然存在进一步平衡的巨大潜力。(www.xing528.com)

外需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仍有巨大的潜力,挖掘潜力需要继续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出口国。如果把产品和服务出口以及主要收益加在一起,2019年的世界占比达到9.7%。如果进一步细化分析,特别是从价值链和更多要素的角度来观察,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的国际参与度仍然十分显著的结论。例如,在考虑到更复杂的价值链因素情况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外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单纯以净出口数据做出的估算要高19个百分点。麦肯锡的报告也显示,从贸易、资本和技术等方面综合观察,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依赖度仍在显著提高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