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塑件圆角设计的作用和要求

塑件圆角设计的作用和要求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圆角设计的作用一个塑件上有许多相交面,在相交之处一般都用圆角过渡,其作用如下:1)避免应力集中。若相交面采用尖角过渡,那么在尖角处易产生应力集中,在受力或受冲击振动时易发生破裂。4)当一个塑件的某处有内、外拐角时,应同时采用内、外圆角,若只采用一个圆角,此处的壁厚便会增加,比附近的塑件壁厚要大许多,这样将易使此处出现应力集中、凹陷等缺陷,但若内、外都不采用圆角,那问题就更大,如图2-13所示。

塑件圆角设计的作用和要求

(1)圆角设计的作用

一个塑件上有许多相交面,在相交之处一般都用圆角过渡(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其作用如下:

1)避免应力集中。若相交面采用尖角过渡,那么在尖角处易产生应力集中,在受力或受冲击振动时易发生破裂。特别是在脱模过程中,由于模塑内应力和尖角处的应力同时作用,极易使塑件开裂,而圆角则可避免应力集中。

2)改善熔体的流动性。如果采用尖角过渡,熔体在流经此处时会产生流动困难、流线紊乱的现象,造成熔体充模困难,而圆角过渡可加大此处的流通面积,从而改善熔体的流动性,给熔体充模带来方便。

3)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与塑件相对应的模具相交面处也是圆角过渡,使得模具的机械加工变得容易,热处理时也不易出现裂纹。

4)便于脱模。带尖角的塑件与型腔粘附较紧,脱模阻力大,难以脱模;而圆角过渡的模具,摩擦因数较小,为脱模带来便利。

5)使塑件外形更美观。塑件相交面间的圆角过渡,增加了塑件的美观性和商品价值,也避免了尖角的易损性。

6)增加了塑件强度。塑件在相交面间的圆角过渡,减少了塑件的波纹和熔体充模时的不均匀性。

(2)圆角的设计要求

1)圆角的设计要考虑制品壁厚不能太厚,如图2-11所示。

2)在加强肋或凸台与塑件主体的相交处也应设计成圆角,圆角半径一般为0.2~0.8mm,如图2-12所示。

978-7-111-31301-4-Chapter02-12.jpg

图2-11 塑料制品的壁厚及圆角的设计(www.xing528.com)

3)在模具的分型面、型腔与型芯相配合之处,不宜采用圆角,因为采用圆角过渡容易溢料,塑件易产生毛刺,甚至卡住型芯,妨碍塑件脱模。

4)当一个塑件的某处有内、外拐角时,应同时采用内、外圆角,若只采用一个圆角,此处的壁厚便会增加,比附近的塑件壁厚要大许多,这样将易使此处出现应力集中、凹陷等缺陷,但若内、外都不采用圆角,那问题就更大,如图2-13所示。

978-7-111-31301-4-Chapter02-13.jpg

图2-12 塑料模塑制品圆角半径

978-7-111-31301-4-Chapter02-14.jpg

图2-13 塑件的内、外圆角

a)不合理 b)较合理 c)合理

因此塑件结构尽量使内、外圆角半径取最大值,实验证明,圆角半径与转角处壁厚的比值为1∶1.7,即转角处的圆弧半径为壁厚的0.5倍,结构设计时尖角改为钝角至少为0.5°,这样可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5)塑件的内圆角半径与其壁厚有一定要求,理想的圆角半径R应大于壁厚的1/4,这样才能取得圆角的效果(见图2-14)。

978-7-111-31301-4-Chapter02-15.jpg

图2-14 壁厚与圆角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