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吸收能力对创新能力、创新绩效、企业成长的定量研究中,吸收能力通常被当作一个笼统的概念加以研究(王志玮,2010)。王志玮(2010)指出将吸收能力的概念作为一个整体不加以维度划分的研究不利于深刻认识吸收能力的前因变量(the antecedents)及结果变量(the consequences)。虽然已有研究中,学者们一致认为吸收能力是一种多维度的动态能力,但对吸收能力的维度划分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如科恩等(Cohen & Levinthal,1990;Lane,Koka,& Pathak,2006)认为可将吸收能力的作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而托多洛娃等(Todorova & Durisin,2007;Camisón & Forés,2010)研究认为该过程应分为四个阶段。扎赫拉和乔治(Zahra & George,2002)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和现实吸收能力(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在此之后,詹森(Jansen,2005)在扎赫拉和乔治(Zahra & George,2002)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开发了测量吸收能力的问卷题项,研究结果表明将吸收能力概念划分为四个维度比划分为两个维度具有更好的解释力。
本研究对吸收能力各维度划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初步总结,总体上吸收能力包括对外部知识的识别能力、获取能力、消化能力、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几个部分的动态能力,如表5-4所示。
表5-4 吸收能力维度划分研究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所得。
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对酒店企业的调研与专家意见,为了较全面地考察吸收能力概念的内涵,本研究在对吸收能力变量进行测度时分别就酒店对外部知识的识别能力、获取能力、消化能力、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五个维度设定了相应的测量题项进行测度,如表5-5所示。在下一章的实证研究中,本研究将对吸收能力各维度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实证研究结果确认酒店企业吸收能力概念维度的划分方式。(www.xing528.com)
表5-5 酒店吸收能力的测量题项
续表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所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