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岭大熊猫及其走廊带现状分析

秦岭大熊猫及其走廊带现状分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岭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纬度最高的区域,野外种群密度居全国首位。根据2013 年大熊猫全国第四次调查结果显示,自1978年原国家林业部在陕西建立第一批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至今,陕西范围内有大熊猫分布的自然保护区共 16 个,其中大熊猫栖息地及潜在栖息地面积达 26× 104 hm2,占全国的 44.13%。

秦岭大熊猫及其走廊带现状分析

秦岭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纬度最高的区域,野外种群密度居全国首位。 秦岭大熊猫外形独特,为大熊猫新亚种,有独特的分布格局和种群进化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保护价值。 根据2013 年大熊猫全国第四次调查结果显示,自1978年原国家林业部在陕西建立第一批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至今,陕西范围内有大熊猫分布的自然保护区共 16 个,其中大熊猫栖息地及潜在栖息地面积达 26× 104 hm2,占全国的 44.13%。 虽然保护获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保护和利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还未解决。

秦岭大熊猫保护区分布图

秦岭隧道 蔡琼摄

秦岭大熊猫走廊带 蔡琼摄

108国道大熊猫走廊带宣传牌 姬明周摄

108国道废弃公路入口 蔡琼摄(www.xing528.com)

108国道 蔡琼摄

108国道废弃公路 蔡琼摄

108国道秦岭隧道 蔡琼摄

与 2006 年大熊猫全国第三次调查结果相比,大熊猫全国第四次调查结果中陕西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增长了105%,但由于受到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自然干扰,以及道路、耕种、砍柴、放牧等人为干扰的影响,大熊猫栖息地的整体质量并不高,受损、退化、破碎化问题依然严峻。 陕西秦岭范围内大熊猫种群被划分成秦岭 A(平河梁种群)、秦岭 B(天华山—锦鸡梁种群)、秦岭 C(兴隆岭种群)、秦岭 D(牛尾河—桑园坝种群) 和秦岭 E(太白河种群)共5个局域种群,种群之间甚至相距较远。 种群间隔离导致基因交流存在困难,遗传多样性降低,种群质量下降,个别局域小种群(低于 30 只)在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时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