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秦岭隧道大熊猫走廊:108国道特色概况

探秦岭隧道大熊猫走廊:108国道特色概况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观音山保护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108国道秦岭隧道大熊猫走廊带区域调查,分析了秦岭隧道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威胁和限制因素,并形成了调查报告,为开展走廊带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在调查过程中发现,108国道秦岭隧道大熊猫栖息地面临诸多不利因素。

探秦岭隧道大熊猫走廊:108国道特色概况

7.3.2.1 走廊带形成背景

108国道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建成通车,当时为砂石路面,1991年硬化为柏油路面。北起北京、南至昆明,穿越秦岭段被称为周(至)城(固)路。该公路为连接陕西关中和陕南两地区的主要干道。据调查,108国道年均车流量达30多万辆次(2003年为44万辆次),日均达1000辆次左右。30多年来此路段对秦岭主梁附近活动的大熊猫野生动物人为造成明显隔离,严重影响108国道东西两侧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在地域间的交流。另外观音山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采伐企业,20世纪70到80年代在该地区进行大面积的采伐作业,植被遭到破坏,竹林面积减少,大熊猫栖息地质量严重下降。

1999年国家投资建设108国道秦岭隧道,秦岭隧道南为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北为周至自然保护区。2000年5月秦岭隧洞建成通车,隧道桥涵总长约3 km,原公路翻越秦岭主脊86~98 km段12 km长的路段废弃。该段公路废弃后,人为干扰明显减少,原来由于车辆通行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干扰已降至最低,这一路段的林区再次恢复到森林的寂静。2000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加强保护,公路两侧分布有一定数量的大熊猫可食竹种——秦岭箭竹,长势良好,其他植被部分得到自然恢复,这些有利条件使得废弃公路有可能成为108国道东西两侧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活动的通道,并实现公路西侧兴隆岭一带的野生动物种群和东侧天华山一带的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早在2000年,龙草坪林业局所管辖区域就被列为一条重要的大熊猫走廊带。观音山自然保护区从2002年起,连续15年对保护区境内的大熊猫等野生动物进行野外监测。

7.3.2.2 走廊带周边社区概况

走廊带周边有1个镇,即长角坝镇,1个行政村,即龙草坪村。长角坝镇位于秦岭中段南侧的佛坪县东北部,镇政府南距县城3 km。全乡总面积315 km2,共辖9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814户,2939人。由于地处秦岭腹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业落后,集体经济几乎为零,人均纯收入仅2000多元,群众生活贫穷落后。

108国道翻越秦岭梁的废弃公路 姬明周摄(www.xing528.com)

由于地处秦岭腹地,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方式教育条件落后,使该地区的社区群众经济发展极其缓慢,生产、生活水平低下,群众生活条件无法得到较大改善,传统的靠山吃山消耗林区自然资源开展农副业生产的习惯没有彻底改变,如采药、割竹、砍伐薪材,甚至盗伐林木、盗猎野生动物、安夹下套等,这些都对大熊猫栖息地造成严重影响。

7.3.2.3 秦岭大熊猫走廊带存在的问题

大熊猫栖息地斑块化和质量下降,一直是影响大熊猫生存和种群繁衍的主要因素。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省境内的野外大熊猫共有345只,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主要被道路、村庄等割裂成6个相对孤立的局域种群,主要分布在青木川、太白河、牛尾河—桑园坝、兴隆岭、天华山—锦鸡梁、平河梁等6大栖息地。从20世纪70年代建成通车的108国道穿越秦岭,使原本为一体的大熊猫栖息地被人为隔断,导致公路两边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最大的兴隆岭局域种群与天华山局域种群长期隔离。

1999年国家投资建设108国道秦岭隧道,2000年隧道建成通车,从而在隧道上方的林地上为野生动物让出了一个天然通道。陕西省龙草坪林业局从1999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2002年省政府批准在包括108国道秦岭隧道地区在内的龙草坪林业局部分地区建立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观音山自然保护区。观音山自然保护区成为秦岭保护区群大熊猫兴隆岭局域种群和天华山局域种群的连接纽带,是秦岭大熊猫重要的走廊带。这些有利条件为该区域的植被恢复和减少人为干扰创造了极好的机遇。2005年,观音山保护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108国道秦岭隧道大熊猫走廊带区域调查,分析了秦岭隧道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威胁和限制因素,并形成了调查报告,为开展走廊带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108国道秦岭隧道大熊猫栖息地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一是该区域在20世纪80~90年代遭到高强度采伐,竹林被严重破坏,大熊猫栖息地质量下降。二是秦岭隧道贯通后,沿原路观光的闲散人员进入该区域,甚至还有个别人在该区域盗伐、挖药、下套,这表明原废弃路段并未完全得到有效保护,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和威胁仍然存在。三是当地社区群众居住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条件差,致富无门。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大的改变,对薪材的需求量极大,这对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造成巨大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