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四川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美的山水风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特色鲜明的风土人情,成为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产业位居西部第一。中国西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表明,综合指数方面,四川、陕西、云南、重庆、内蒙古位列前五,其中四川高居第一,明显高于其他省市。四川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严峻问题。

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四川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四川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西部门户和综合交通枢纽,其省会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川省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农业军事、旅游和文化大省。

四川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不仅拥有悠久厚重的史前文化,而且还有古蜀文明历史古迹遗址、秦汉三国蜀汉历史文物古迹遗址、唐宋至明清四川历史文物古迹,是中国西部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美的山水风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特色鲜明的风土人情,成为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21世纪以来,四川传承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动文化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全面提升了四川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2.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四川省把“文化强省”作为战略目标。2012年3月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促进四川省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四川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努力建成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2017年1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到2020年,文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巴蜀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如期实现文化小康目标,基本建成文化强省。[99]“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为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省政府的鼎力支持则为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四川文化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3.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5年6月,省级文化集团(单位)总资产近400亿元,净资产近200亿元。“十二五”以来,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近3万个,从业人员48万余人,文化市场不断繁荣。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额年均增长超过40%。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15年是四川公共文化的丰收年。省图书馆新馆开馆10天接待读者近9万人次。全省已建有公共图书馆198个、文化馆207个、综合文化站4375个,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点5.2万个,全部实施免费开放。[100]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繁荣。到2015年,四川省已初步形成了出版发行、制作播出和传输覆盖共同进步,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协调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逐步融合,管理和服务能力双向提升的发展格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九、西部第一。具体表现为:第一,内容创作生产持续繁荣。累计出版图书和音像制品5万种11亿册(盘),发行报纸85亿份和期刊4亿册,广播294万小时,电视播出546万小时。创作生产电视剧62部和电影33部。192种出版物获省以上奖项,9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第二,产业规模发展壮大。“十二五”末,行业总资产1166亿元,总收入700亿元,增加值246亿元,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75%、74%、69%,电影票房收入达到23亿元,排名全国第六。新华发行集团、新华文轩、成都传媒集团综合实力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6种报刊进入“全国百强报刊”,9家印刷复制企业进入“全国印刷百强企业”。新媒体收入突破100亿元,电子商务收入突破30亿元,新产品新业态正在形成新的增长点。第三,“走出去”步伐加快。四川省与英国、美国、印度、日本韩国等13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建立长期版权贸易伙伴关系,版权进出口贸易合同备案超过1300件,数量居全国前列。[101]

文化旅游快速发展。四川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寺,而且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还有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等。全省5A级景区数量从2010年的3家增加到11家,4A级景区从65家增加到196家,是原有的3倍。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首批旅游休闲示范城市1个、全国绿色旅游示范基地1家、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6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3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4家、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4个。“十二五”旅游总收入达到20708亿,是“十一五”的3.12倍,年均增速达到26.9%。

文化产业位居西部第一。中国西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5)表明,综合指数方面,四川、陕西、云南、重庆、内蒙古位列前五,其中四川高居第一,明显高于其他省市。“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6)”显示,四川的综合指数排名居于全国第七,又是进入十强的唯一西部省市。

四川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严峻问题。首先,四川地区缺乏复合型、创新型文化产业人才。人才队伍的类型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不合理、人才所属行业和地区的分布不平衡,这都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其次,四川地区缺乏高端产业。四川文化企业数量众多,但大企业数量少,缺乏“航母级”文化企业投资集团,规模效应不够。最后,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协调。成都独大,其余市州的文化资源发掘还处在起步阶段,差距悬殊。

(二)重庆文化产业概况

1.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重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仅拥有源远流长、贯通古今的巴渝文化,还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抗战文化、三峡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城市个性、独特的城市风格展现了重庆特殊的名城魅力。

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是西南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是西南地区最早接受现代化工业文明的都市。随着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和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重庆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庆有以龙骨坡巫山猿人遗址为代表的巫山远古文化,以铜梁旧石器文化遗址为代表的旧石器文化,以巴蔓子墓、岩棺为代表的巴文化,以大足石刻、潼南大佛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丰都名山为代表的鬼文化,以陪都遗址为代表的反法西斯文化,以歌乐山为代表的红岩文化,以川剧和变脸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并拥有各种民族风情文化等,这些文化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102]

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文化资源。由于战争原因,巴蜀地区人口形成周期性锐减和移民补充的轮回。从秦统一巴蜀“移秦民万家实之” 以来,三国、两晋、南宋、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到抗战、再到“三线”建设,几乎都有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入重庆,形成了今天重庆的人才资源优势。据统计,重庆现在各类科研机构近千个,大专院校近57所,这为重庆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提供了充足后劲。

2.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2016年11月2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也制定了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文化产业、创作生产、现代传播、文化传承和文化保障“六个体系”,使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使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走在西部前列。

3.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

文化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社会资本比重较大。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238亿元增至2015年的54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从3.0%升至3.4%,文化创意设计、文化用品生产、工艺美术品占比跃居十大门类产业前三位。全市文化企业注册数从约3万家增至约7.6万家,注册资本金总额从约600亿元增至为2000亿元,90%以上新增注资为非公有资本,文化产业成为民间投资创业的重要方向。市属国有四大文化集团营收总和突破100亿元,资产总额近300亿元。猪八戒网、五洲传媒等民营文化企业跻身行业前列。[103]

文化创作生产能力提升,版权保护加强。歌剧钓鱼城》、话剧幸存者》、图书《忠诚与背叛》、电视剧《刘伯承元帅》等11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京剧金锁记》等3部作品获中国戏剧节奖,杂技剧《花木兰》等3部作品获精品资助,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等4部作品获艺术基金资助。重庆出版社、西南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平均生产能力五年来稳居全国第一,重庆出版社稳居地方出版社之首。《解放大西南》等8部影视剧获飞天奖、金鹰奖,广电节目年播出时长增加10万小时。全市版权登记数累计突破10万件。

传播体系转型起步,对外文化交流扩大。《重庆日报》《改革》等7种报刊入选全国百强,《商界》等发行量居全国同类期刊前茅。重庆卫视及新闻频道高清播出,重庆网络电视台成立。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8.62%和99.0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打造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7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5家、百强印刷企业和网站各3家,新增互联网出版、视听机构20家,绿色印刷企业24家。新建成电影院143家,区县(自治县)电影院实现全覆盖,全市每4万人拥有1张银幕,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年开展版权贸易300余项,“重庆文化周”取得良好反响。

文化旅游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5年,江津四面山景区成功获批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武隆仙女山度假区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榜单旅行社达到5家,数量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七,其中重庆海外旅业集团进入旅行社集团前10强。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全国60个重点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排名,重庆列全国第一位。据初步统计,201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39167.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51.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8%和12.38%。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82.5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46857万美元,分别增长7.12%和8.43%。出境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182.22万人次,同比增长50.78%,其中:出国游158.39万人次,增长63.36%;港澳游18.1万人次,下降1.26%;台湾游5.73万人次,增长3.14%。[104]

文化产业发展仍存在不足。重庆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仍然面临一些短板。如文化资源发掘不够,特色文化产品稀少。重庆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体系,以至于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其次,产业缺乏创意,创意人才不足。目前重庆创意人才的稀缺和创意的不足,已成为制约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投资渠道单一,资本市场落后。目前,重庆文化产业的资本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一方面会给政府带来财政压力,另一方面也会呈现出资金不足的现象。建立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本,会更加有利于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云南文化产业概况

1.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云南自然风光绚丽,拥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哈尼梯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玉龙雪山、洱海、滇池、抚仙湖、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噶丹松赞林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著名旅游景点

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云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不仅有迄今发现的中国和亚洲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还在开远禄丰发现了腊玛古猿。云南还以“南昭古国”“大理古国”“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闻名于世。(www.xing528.com)

奇异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条件。全省已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民族民间戏剧、曲艺、民歌、音乐、舞蹈的集成志书中共收录民歌20000多首、舞蹈7000套、戏剧2000多个、[105]民间文学长诗50多部。云南民族乐器多达300余种,是中国民族乐器数量最多的省份。此外,民族传统节日232个,民居建筑造型各异,民族服饰五彩缤纷,宗教祭祀神圣神秘,风俗礼仪妙趣横生。

2.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2013年5月,云南省文化厅出台了“十二五”文化产业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云南省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的跨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2016年11月,《云南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出台。规划提出,将着力打造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等六大产业,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3.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云南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据初步测算,目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已经达到6%,云南成为全国6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的省市之一,文化产业正在成长为云南的战略性支柱产业。[106]

云南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文化娱乐业、民族民间工艺制品、演出演艺业、文化旅游业、广告会展业、体育服务业等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107]

根据云南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5年云南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25.05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9位;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12%,在全国排名第16位。截至2015年底,云南省共有文化企业19721家,从业人员24万人,实现营业收入900亿元。全省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64家,其中制造业107家、批零业120家、服务业237家,从业人员6.69万人,实现营业收入515.03亿元,比上年增长35.1%。

公共文化产业明显进步。博物馆个数增多,从业人员由2011年的893人增加到2015年的1063人,参观人次也增加到2015年的1700.37万人次。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增加迅速,2015年组织各类讲座次数2079次,举办展览835个。参观展览人数由2011年的33.48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155.79万人。

广播影视业取得较大成绩。截至2015年,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7.7%,公共广播节目52套,公共电视节目163套,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10.37万公里。

艺术表演繁荣。2015年,中国演艺业迎来了行业发展的春天。[108]云南演艺成就尤为突出。艺术表演团体个数由2011年的161个增加到2015年的276个,演出场次也由2011年的2.04万场增加到2015年的4.57万场。

图书出版种数由2011年的6110种增长到2015年的8465种,图书总印数由2011年的1.7亿册增长到2015年的1.9亿册。

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较快。2015年,全省累计接待海外入境游客1075.32万人次,同比增长7.75%;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2343.95万人次,同比增长15.04%;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3281.79亿元,比上年增长23.09%。[109]

倾力打造区域和国际品牌。云南特别注重培养具有区域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利用文化产业集团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旅游两大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文艺演出业。《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演出场次已过万场,却经久不衰。2004年3月,《云南映象》赴上海参加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舞剧、舞蹈诗比赛,荣获舞蹈诗金奖等五项大奖。之后,《印象丽江》《丽江情缘》《云南的响声》《梦幻腾冲》等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演艺精品先后走向市场,成为云南文化产业的名片,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当地文化产业的规模越做越大。这被业界称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云南现象”。

产业发展的不足之处。云南文化产业虽然当前获得了长足发展,已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和著名文化品牌,然而相对于云南多样丰富的文化资源来说仍然远远不够。而且云南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也不平衡,文化产业主要分布在昆明、玉溪、曲靖楚雄、大理、丽江、保山红河、西双版纳、德宏等经济基础较好、交通较为便利、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差距悬殊。云南文化消费能力偏低,也会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贵州文化产业概况

1.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贵州自然资源独特。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文物古迹、历史文化等景区、景点众多。有黄果树瀑布龙宫、织金洞等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花溪、百花湖、百里杜鹃等50多个省风景名胜区,有梵净山、茂兰、赤水等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大部分地区的年平气温在15℃左右,四季如春、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这些独特的自然资源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们前来观光旅游、度假和避暑。

贵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其中“观音洞文化”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还是一个多元荟萃的文化大观园,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闽粤文化、滇文化等各种文化在贵州都能生存发展。夜郎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明、酒文化、宗教文化等构成了典型的贵州文化体系。[110]

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多元。贵州有49个民族成分,其中苗、布依、侗、回、彝、水、瑶等民族在语言、信仰、节日、习俗以及饮食、婚俗、祭祀、歌舞等方面,争奇斗艳,异彩纷呈,积淀丰存,犹如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

贵州红色长征文化资源丰富。著名的有黎平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全省88个县有66个曾留下红军的足迹、红军的故事。长征文化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

2.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2014年8月,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建立特色文化产业体系,“一个龙头,三大部类,十大产业”,八个领域的文化产业体系构架和发展路径。2017年3月,《贵州省十三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要求,构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蓝图,成为贵州省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

3.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广播电视业稳步增长。截至2015年,贵州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2.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6%,公共广播节目46套,公共电视节目103套,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16.87万公里。2016年,贵州广电传媒集团实现收入72.3亿元(含税收入约76亿元),增幅11.2%,实现利润3.2亿元。[111]

贵州文艺精品迭出。大型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风雨梵净山》《二十四道拐》《第一伞兵队》,电影《旷继勋蓬遂起义》《幸存日》《云下的日子》等展示了贵州气派、贵州风格和贵州特色,为贵州影视创作打开了空前繁荣的良好局面。《多彩贵州风》《仰欧桑》《行歌坐月》《嘎老》《盐道》等一批非遗题材的舞台精品被相继推出,《贵州文学精品集》《多彩贵州——中国美术作品集》《新世纪贵州十二诗人作品选》《大写的英雄·贵州麻山深处的“背篼干部”》等近数百部文学艺术作品也相继问世。仅“十二五”期间,在参加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文艺奖评选中,共获金奖30余次,银奖40次,铜奖50余次,优秀奖140余次。

多彩贵州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出版集团、贵州广电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集团7大文化集团通过体制改革,成为贵州省文化市场上的旗舰。截至2014年年底,由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业等10个大类组成的文化产业,创下了705.69亿元的收入。

贵州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截至2016年,全省计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名录85项140处,省级名录561项653处,市、州级名录1134项,县级名录4000多项;有国家级传承人57名,省级传承人301名。

贵州省注重走品牌路线。在“十三五”时期计划建立“十大文化品牌”,有以阳明文化为主的贵阳孔学堂传统文化品牌、以遵义会议为核心的长征文化品牌、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乡村文化品牌、黔南“好花红” 文化品牌、黔西南山地文化品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毕节品牌、以六盘水为代表的“三线”文化品牌、铜仁梵净山文化品牌、安顺屯堡文化品牌、贵安生态文化品牌。

注重培养文艺人才。贵州省非常重视文艺工作者的选拔,不拘一格降人才,以建立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家队伍。据统计,省级各文艺家协会现有会员13408人,市县级会员115441人,而以民营工作室、民营文化经济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为代表的新文艺群体,成为贵州省文艺创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上所述,长江上游四省市的文化产业在新时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西部地区在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5)中的地位来看,全国各省市综合指数均值为81.18,西部地区各省市综合指数均值为77.62,比全国低约4.5个百分点;五个分指数方面,西部地区文化消费意愿、能力和水平三个分指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大,比全国低了5个百分点,而文化消费环境和满意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全国低了2.5个百分点。可见,我国西部地区不论是文化消费综合指数还是各分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