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铁碳合金的相图及其应用

铁碳合金的相图及其应用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铁碳合金相图是用实验数据绘制而成的。图1-7Fe-Fe3 C合金相图从铁碳合金相图中可以了解到含碳量、温度和结晶组织之间的关系。

铁碳合金的相图及其应用

铁碳合金相图是用实验数据绘制而成的。通过实验对一系列不同含碳量的合金进行热分析,测出其在缓慢冷却过程中熔液的结晶温度和固态组织的转变温度,并标入温度—含碳量坐标图中。然后再把相应的温度转折点连接成线,就成为铁碳合金相图(或铁碳合金状态图)。图1-7为简化了的铁碳合金相图,略去了δ-Fe的转变和铁素体的成分变化。此外,因为碳的质量分数大于6.69%的铁碳合金,在工业上没有实用意义,铁碳合金相图成分轴仅标出碳的质量分数小于6.69%的合金部分,所以其实际上是Fe-Fe3 C合金相图。

图1-7 Fe-Fe3 C合金相图

从铁碳合金相图中可以了解到含碳量、温度和结晶组织之间的关系。它是研究铁碳合金和制订热加工工艺的重要工具。

1.铁碳合金相图中点和线的意义

(1)ACD——液相线。合金熔液冷却到此线时开始结晶,此线以上为液相区。

(2)AECF——固相线。合金体冷却到此线时结晶完毕,此线以下为固相区。

(3)GS——代号A3奥氏体冷却到此线时,开始析出铁素体,使奥氏体的碳的质量分数沿此线向0.77%递增。

(4)ES——代号Acm。奥氏体冷却到此线时,开始析出二次渗碳体(Fe3 C),使奥氏的碳的质量分数沿此线向0.77%递减。

(5)PSK——共析线,代号A1。各种成分的合金冷却到此线时,其中奥氏体的碳的质量分数都达到0.77%并分解成珠光体

(6)S——共析点。碳的质量分数为0.77%的奥氏体冷却到此点时,在恒温下分解成为渗碳体与铁素体所组成的混合物,即珠光体。

(7)C——共晶点。碳的质量分数为4.3%的合金熔液冷却到此点时,在恒温下结晶成为奥氏体与渗碳体所组成的混合物,即莱氏体。

2.缓慢冷却过程中不同成分铁碳合金组织的转变

铁碳合金相图中,碳的质量分数低于2.11%的部分属于钢,碳的质量分数为2.11%~6.69%的部分属于铸铁。

1)钢的组织转变

任何一种成分的钢液冷却到AC线时,就开始结晶出奥氏体。随温度的下降,奥氏体不断增加,钢液逐渐减少。当冷却到AE线时,结晶完毕,全部成为均匀的奥氏体。由此可见,不同成分的钢液是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凝固的。在AC线至AE线的温度区间内同时存在熔液和奥氏体。

在AE线到GSE线的温度区间,含碳量不同的奥氏体不发生组织变化。当冷却到GSE线时,根据奥氏体含碳量的不同才分别发生不同的组织转变:

(1)共析钢的组织转变。奥氏体的碳的质量分数为0.77%,当冷却到S点时,就全部转变为珠光体P。

(2)亚共析钢的组织转变。奥氏体的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77%,当冷却到GS线时,开始析出铁素体。随着温度下降,铁素体不断增加,奥氏体逐渐减少。当冷却到PS线时,铁素体析出完毕,剩余的奥氏体碳的质量分数变为0.77%,就转变为珠光体。因此,GS线与PS线之间的结晶组织为铁素体和奥氏体,PS线以下的结晶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这种组织的钢称为亚共析钢。

(3)过共析钢的组织转变。奥氏体的碳的质量分数为0.77%~2.11%,当冷却到ES线时,开始析出二次渗碳体Fe3 C。随着温度下降,二次渗碳体不断增加,奥氏体逐渐减少。当冷却到SK线时,二次渗碳体析出完毕;剩余的奥氏体碳的质量分数变为0.77%,就转变为珠光体。因此,ES线与SK线之间的结晶组织是二次渗碳体和奥氏体,SK线以下的结晶组织是二次渗碳体和珠光体。这种组织的钢称为过共析钢。

2)铁碳合金相图中的铸铁组织(www.xing528.com)

在铁碳合金相图中,铸铁的结晶组织有以下三种。

(1)亚共晶铸铁。亚共晶铸铁的碳的质量分数为2.11%~4.3%,结晶组织为奥氏体、二次渗碳体和莱氏体。

(2)共晶铸铁。共晶铸铁的碳的质量分数为4.3%,结晶组织为莱氏体。

(3)过共晶铸铁。过共晶铸铁的碳的质量分数为4.3%~6.69%,结晶组织为一次渗碳体(Fe3 C)和莱氏体。

铸铁组织的特点是都含有莱氏体。在ECF线与SK线之间的莱氏体是奥氏体与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在SK线以下的莱氏体是珠光体与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由于莱氏体中渗碳体占大多数,而且连成一片,奥氏体或珠光体则孤立地分布在渗碳体中,生产上把这三种铸铁统称为白口铸铁。在727℃以上的白口铸铁组织是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727℃以下的白口铸铁组织是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的。

3.钢的含碳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低碳钢的强度和硬度较低,而塑性和韧性则很高。原因是低碳钢的结晶组织大多数是铁素体。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铁素体逐渐减少,而珠光体不断增加,因此,钢的塑性和韧性急剧下降,而强度和硬度直线上升。当碳的质量分数增加到0.9%时,钢的组织绝大多数是珠光体。并由尚未成为网状的微量二次渗碳体所强化,使钢的强度达到了最高值。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网状的二次渗碳体也不断增加,钢的硬度继续上升,强度、塑性与韧性一起下降。这不仅会使得钢的使用性能不佳,而且锻压加工也较为困难。所以常用碳素钢的碳的质量分数不超过1.4%。

4.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

铁碳合金相图对工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为选材,制订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加工工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如图1-8所示。

图1-8 Fe-Fe3 C合金相图与热加工工艺规范的关系

1)在选择材料方面的应用

铁碳合金相图反映了合金的组织、性能随成分变化的规律,根据组织可以判断大致性能,从而合理选择材料。桥梁船舶及各种建筑结构和各种型钢需要塑性、韧性好的材料,应选用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25%的钢材;对工作中需要承受冲击载荷和要求较高强度的各种机械零件,要求综合力学性能较高的材料,应选用碳的质量分数为0.30%~0.50%的钢材;制造各种切削刀具、模具及量具时,需要高的硬度、耐磨性,则应选用碳的质量分数为0.70%~1.2%的钢材。

对于白口铸铁来说,其耐磨性好,铸造性能优良,适用于不受冲击、耐磨、形状复杂的铸件,如冷轧辊、火车车轮等。除此之外,白口铸铁还用作生产可锻铸铁的毛坯。

2)制订热加工工艺方面的应用

(1)在铸造工艺方面,根据铁碳合金相图可以确定合金的浇注温度。一般在液相线以上50℃~100℃,合金的铸造性能取决于结晶温度范围的大小,结晶温度范围越大,铸造性能越差。由铁碳合金相图可知共晶成分的合金,其凝固温度的间隔最小(为零),故流动性好,分散缩孔较少,可以获得致密的铸件。因此,在铸造生产中,接近共晶成分的铸铁被广泛应用。此外,在铸钢生产中,碳的质量分数规定在0.15%~0.60%,因为在这个范围内钢的结晶温度区间较小,铸造性能较好。

(2)在锻造工艺方面,钢在室温时组织为两相混合物,塑性差,变形困难,只有将其加热到单相奥氏体状态才能有较好的塑性,因此,钢材的锻造或轧制应选择在具有单相奥氏体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一般始锻温度控制在固相线以下100℃~200℃,温度不宜太高,以免钢材氧化严重;而终锻温度对亚共析钢应控制在稍高于GS线以上,对于过共析钢应控制在稍高于PSK线以上,温度不能过低,以免使钢材塑性差而导致产生裂纹。一般始锻温度为1150℃~1250℃,终锻温度为750℃~850℃。

(3)在焊接工艺方面,焊接性能主要与钢的含碳量有关。含碳量越高,组织中渗碳体量越多,焊接性能越差。通常低碳钢与低合金钢焊接性能较好,高碳钢和白口铸铁焊接性能较差。

(4)在热处理工艺方面,各种热处理工艺与铁碳合金相图有密切关系,可以根据铁碳合金相图制订退火、正火、淬火的加热温度范围。

必须指出,铁碳合金相图不能说明快速加热或冷却时铁碳合金组织的变化规律。相图上各相的相变温度都是在所谓的平衡(即极缓慢的加热和冷却)条件下得到的。另外,通常使用的铁碳合金中除含铁、碳两元素外,还有其他多种杂质或合金元素,这些元素对相图将有影响,应予以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