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本地质条件简介

基本地质条件简介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3.1.2地层岩性库区出露的地层:太古界登封群、中元古界汝阳群(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及新生界第四系。

基本地质条件简介

2.3.1.1 地形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

河口村水库是一个典型的峡谷河道型水库,蓄水位275.00m时,库面宽一般为200~500m,最宽处不超过1.0km,回水约18.5km,水库面积约5.92km2

库坝区为古生代石灰岩地貌形态,多呈悬崖峭壁,地形相对高差达1000m。河曲发育,河流比降大,平均比降达5‰,河谷横断面呈U字形。库区两岸冲沟较发育,多近垂直于岸坡分布,回水长度一般小于400m。

河谷中断续分布4级阶地,其中Ⅰ、Ⅱ级阶地较Ⅲ、Ⅳ级阶地分布广泛。库坝区遗留多处古河道。在这些古河道中,余铁沟和东滩两处与建库有关。

经地质测绘与调查,库区存在的物理地质现象主要有崩塌、滑坡等。

崩塌:库区谷坡上分布较为普遍,主要为寒武系张夏组厚层鲕状灰岩塌落,堆积在山坡上。崩塌堆积体一般规模较小,与建库关系不大。其中龟头山古崩塌体,分布在二坝线左坝肩,影响泄洪建筑物的布置。

滑坡:库坝区发育5处滑坡,以左坝肩龟头山古滑坡规模最大,其余4处规模较小。

2.3.1.2 地层岩性

库区出露的地层:太古界登封群(前震旦系)、中元古界汝阳群(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及新生界第四系

(1)太古界登封群(Ard)。分布在坝址区,沿河谷底部出露。一般南高北低,至吓魂潭倾入河底。岩性以片麻岩为主,其次为云母石英片岩,含少量铁质石英碧玉岩,混合岩化作用较为普遍。

(2)中元古界汝阳群(Pt2r)。分布在坝址区,沿河谷底部出露。顺河出露长度3.5km,厚2~48.2m,一般厚20m左右。下部为石英底砾岩,中部为含砾石英粗砂岩、粉砂质页岩,上部为石英岩状砂岩。

(3)古生界寒武系()。分布于整个库区,是构成库区沁河两岸的主要岩层,总厚420~470m,在水库区出露下统馒头组、毛庄组,中统徐庄组、张夏组。(www.xing528.com)

1)馒头组(1m):分布在沁河河谷两岸,厚94.0~105.6m。岩性为白云岩、灰岩、泥质条带状灰岩夹页岩,该层下部夹有一层岩溶化灰质白云岩,是水库漏水的通道。

2)毛庄组(1mz):分布在沁河河谷两岸,南高北低,厚33~40.5m。岩性为鲕状灰岩、团块灰岩夹粉砂岩及页岩。

3)徐庄组(2 x):总厚约105m,岩性为钙质页岩与厚层鲕状灰岩互层。中、下部岩层分布在库盘,上部岩层已高出库水位。

4)张夏组(2z):地貌上形成悬崖峭壁,厚度约180m。底部10~30m为黄绿色钙质页岩、泥灰岩互层;以上为灰色巨厚层鲕状灰岩、鲕状白云质灰岩。

(4)古生界奥陶系(O)。分布在坝址下游沁河两岸河谷,工程区仅出露奥陶系中统及下统。

1)下统(O1):岩性底部为灰黄色板状泥灰岩;中部为灰色厚层含燧石结核粗结晶白云岩;上部为灰色细晶泥质条带白云岩,岩组厚度80~115m。

2)中统马家沟组(O2m):岩性底部燧石层、紫红色砂质页岩、灰黄色薄层泥灰岩;中、上部深灰色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夹泥质灰岩。岩组厚度约250m。

(5)第四系(Q)。分布在沁河河谷,上更新统(Q3)为冲积、坡积、滑坡及崩塌堆积物;全新统(Q4)为冲积、洪积、坡积及滑坡堆积物,岩性为岩块、碎石、漂石、卵石及黏性土。

2.3.1.3 地质构造

水库区为一向北缓倾的单斜构造,倾角3°~7°,构造形迹微弱,未发现通向库外规模较大的断层及破碎带。坝址下游,断裂比较发育,构造形迹由一套近东西向断层及少量近南北向张扭正断层组成,局部(在坝址龟头山附近)伴有逆断层、逆掩断层及小型褶皱(个别倒转)。至五龙口一带,孔山与平原交界处,发育一组北东向正断层。

库区主要发育4组高角度节理,其中以近东西向(270°~290°)为最发育,其次为近南北向(0°~20°)。另外2组节理走向340°~350°及60°~80°,库区相对不发育。这些节理裂隙的共同特点是:平直、光滑、闭合,延伸较远,成簇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