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坝基覆盖层工程的施工与维护

坝基覆盖层工程的施工与维护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坝基覆盖层一般厚度30m,最大厚度为41.87m。但坝基覆盖层的上部,较松散的砂层透镜体,不排除产生地震液化的可能性,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表2.5-3河口村水库坝基覆盖层黏性土夹层力学指标建议值饱和快剪:第1、第2层:φ=19°,c=12kPa。

坝基覆盖层工程的施工与维护

坝基覆盖层一般厚度30m,最大厚度为41.87m。岩性为含漂石及泥的砂卵石层,夹4层连续性不强的黏性土及若干个砂层透镜体。

2.5.1.1 砂卵石层工程

1.地层结构

卵石、砾石成分以石灰岩白云岩为主,蚀圆度中等;砂子粗粒以岩屑为主,中细粒以石英为主。根据地层结构,砂卵石层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含漂石卵石层,自河床至高程163.00m(即河床至第二层黏性土顶板间),厚度10m左右;中层:为含漂石细砾石层,高程自163.00~152.00m(即第二层与第三层黏性土间),厚度约10m。下层:为含漂石砂砾石层,高程152.00m以下至基岩(即第三层黏性土夹层以下),厚度10~15m。

自地表以下5m深即表层普遍分布着一层漂石。表层5m和底层8m为漂石相对密集层。漂石最大直径5m以上,一般1m左右,蚀圆度差,部分表面有钙质薄膜。

2.动探试验

为了解河床砂砾石层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6个钻孔的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工作。

(1)上层。共统计49次,其中稍密(3~6击)的有6段,变形模量E=19.6~24.3MPa;中密(6~11击)的有13段,变形模量E=26.5~37.4MPa;密实(11~14击)的有4段,变形模量E=40.0~46.5MPa;很密(超过14击)的有26段,变形模量E=47.8~97.0MPa。

(2)中层。共统计155次,其中稍密有8段,变形模量E=19.4~25.6MPa;击中密的有14段,变形模量E=26.1~38.7MPa;密实的有12段,变形模量E=40.0~46.8MPa;很密的有121段,多集中在15~24击间,变形模量E=47.7~85.8MPa。

(3)下层。共统计了11次,稍密的有1段,变形模量E=22.8MPa;中密的有1段,变形模量E=38.9MPa;密实的有1段,变形模量E=43.2MPa;很密的有8段,变形模量E=49.0~62.0MPa。

综上,结合钻孔取芯资料,上层的密实度为中密,中、下层属密实结构。

3.压缩、抗剪、剪切模量试验

压缩抗剪试验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以试坑中砂砾石去掉粒径大于100mm者,按颗分曲线的上下包线、平均线控制不同干容重制件试验;第二种情况是以管钻砂砾石样品和部分试坑砂砾石样品,用管钻颗分平均曲线控制不同干容重制件试验。结果见表2.5-1。建议值采用表2.5-1风干土压缩试验制备干密度为2.08g/cm3一栏,φ=36.5°,c=0.06。

4.临界水力比降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临界水力坡降与渗透系数关系图可得:当渗透系数K=0.069 cm/s时,Jcr=0.22。建议值按管涌型、级配连续考虑:J允许=0.2。

2.5.1.2 砂层透镜体

在坝基覆盖层内,不同部位、不同高程分布着大小不同多个砂层透镜体。一般长30~60m,宽10~20m。岩性为土黄色、黄灰色粗砂~粉砂,以细砂较多。一般为级配良好的密实细砂层,多分布在现代河流水边线的凸岸处。

(1)临界坡降。颗分曲线为平缓光滑型Cu=16,渗流破坏形式为流土或管涌。Gs=2.70,K=0.0035m/s,e=0.66,n=0.4。建议值按过渡型考虑:J允许=0.3。

(2)砂层透镜体的液化性评价。坝基范围内发现的砂层透镜体有14个,主要分布在坝轴线附近及下游,其中有3个透镜体分布在下游坝脚附近,砂层透镜体分布高程为142.90~173.90m。按坝基设计开挖高程168.00m考虑,分布在设计开挖高程以下有8个砂层透镜体,其中4个砂层透镜体分布高程在155.00m以下,砂层透镜体以上覆盖层厚度大于15m,砂层透镜体较密实。(www.xing528.com)

河口村水库砂层透镜体连续性差,分布范围小,其影响是有限的。但坝基覆盖层的上部,较松散的砂层透镜体,不排除产生地震液化的可能性,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2.5.1.3 黏性土

坝基覆盖层内分布着面积不等,高程不同的黏性土夹层。岩性变化极大,室内定名达十几种之多,但80%以上为粉质壤土。根据其分布高程可以概化为4层。

第1层:分布高程175.00~168.00m,平均高程为173.00m,厚度2~3m,最厚6.6m。自坝轴线向上游,顺河略偏右岸,呈带状大面积分布,连续性较强,长350m以上,宽50~100m。岩性以棕黄色至深灰色中、重粉质壤土为主,一般呈软塑~可塑状。

第2层:分布高程168.00~152.00m,平均高程162.00m。厚度0.5~1.5 m,最厚6.4m,厚度变化很大,至下游坝脚处一般0.5m左右。呈带状分布在河床中心,长800m,宽40~100m。岩性为棕黄色至深灰色中、重粉质壤土为主。原状土呈软塑状~硬塑状。

第3层:分布高程154.00~148.00m,平均高程152.00m,一般厚2~3m,最厚6.2m,最薄0.3m。坝轴线以上呈带状分布,宽10~60m(较厚),坝轴线以下呈片状分布(较薄)。岩性以棕黄色至深灰色中、重粉质壤土为主。呈可塑状或硬塑状。

第4层:分布高程148.00m左右,该层连续性极差。坝轴线以上呈长条状分布,宽30m,厚0.5~1.5m。坝轴线以下呈长250m,宽60m的透镜状分布,厚2~3m,岩性为棕黄色至灰黄色中、重粉质壤土为主。呈可塑状或硬塑状。

坝基黏性土夹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特点:①4层黏性土夹层状态不一,一般属较密实、中偏低压缩性土;②黏性土夹层中,同一种土质平均指标比较接近,但范围值相差较大。主要物理力学指标随深度增加没有规律性;③坝址区黏性土夹层存在岩性复杂、状态多变的特点(第1、第2层软塑—硬塑状);④根据物性试验、直剪及三轴试验结果分析,本区黏性土夹层具有同类岩性土的塑性指数偏低,c值偏低的特征。

根据试验资料,坝基覆盖层黏性土夹层的物理性质指标建议值见表2.5-2、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见表2.5-3。同时基于以上分析,给出坝址区黏性土夹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表2.5-3 河口村水库坝基覆盖层黏性土夹层力学指标建议值

饱和快剪:第1、第2层:φ=19°,c=12kPa。第3、第4层:φ=21°,c=12kPa。

三轴有效强度:第1、第2层:φ=23°,c=5kPa。第3、第4层:φ=24°~25°,c=5kPa。

黏性土夹层的渗透变形主要应为流土,计算Jcr=0.98~1.06,按规范中特别重要工程用2.5的安全系数,黏性土夹层允许水力比降建议值J允许=0.4。

根据4层黏性土夹层的分布特征,结合工程开挖来看,第1层大部分将要清除,第3、4层埋深较深,分布范围相对较窄。而第2层分布范围较广,且从趾板向下游有抬高趋势,向第1层靠拢,从而形成坝基的主要抗滑稳定控制软弱面。

2.5.1.4 坝基覆盖层处理措施

参考国内外有关工程经验,结合河口村水库坝基覆盖层工程地质条件,初步分析可能的坝基处理措施主要有强夯、高压旋喷及固结灌浆三种。

河口村水库坝基覆盖层含漂石孤石多,如采取强夯,处理影响深度较小,且降水较困难,强夯施工时间受截流直接影响,工期相对较长;采取固结灌浆时所需工期最长,投资费用较高;采取高压旋喷施工时相对灵活,围堰截流与否均能施工,不影响截流,在坝基清理前后均可进行施工,同时受地下水影响较小,工期相对较短,费用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推荐采用高压旋喷桩方案对坝基覆盖层进行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