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墙下钢筋混凝土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 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小于8mm; 间距不大于300mm; 每延米分布钢筋的面积应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1/10。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宽度的0.9倍,并且交错布置,如图5-27所示。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一、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包括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和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这里主要介绍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墙下钢筋混凝土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 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

(2)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70m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0。

(3)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 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小于8mm; 间距不大于300mm; 每延米分布钢筋的面积应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1/10。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40mm; 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70mm。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5)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宽度的0.9倍,并且交错布置,如图5-27(a)所示。

(6)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布置,另一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1/4处。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如图5-27(b)、(c)所示。

图5-27 基础底板钢筋排布示意图

二、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工程实例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室内外高差为0.900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垫层C10,墙下条形基础C25,基础圈梁C25,钢筋均采用HPB235和HRB335级钢筋。

(二)施工准备

1. 作业条件

(1)由建设、监理、施工、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地基验槽,完成验槽记录及地基验槽隐检手续,如遇地基处理,办理设计洽商,完成后由监理、设计、施工三方复验签认。

(2)完成基槽验线手续。

2. 材料要求

(1)水泥: 根据设计要求选水泥品种、强度等级。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砂、石子: 有试验报告,符合规范要求。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和《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3)水: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 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4)外加剂、接合料: 根据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规定。

(5)商品混凝土: 所用原材须符合上述要求,必须具有合格证,原材试验报告,符合防碱集料反应要求的试验报告。

(6)钢筋: 要有材质证明、复试报告。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 施工机具

机具包括: 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振捣棒、刮杆、木抹子、胶皮手套、串桶或溜槽等。

(三)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

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为: 基槽清理、验槽→混凝土垫层浇筑、养护→抄平、放线→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支模板→相关专业施工(如避雷接地施工)→钢筋、模板质量检查、清理→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2. 操作要点

(1)清理及垫层混凝土浇筑。地基验槽完成后,清理表层浮土及绕动土,不得积水,立即进行垫层混凝土施工,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平整,严禁晾晒基土。

(2)钢筋绑扎。垫层浇筑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弹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上、下部垂直钢筋绑扎牢,将钢筋弯钩朝上,按轴线位置校核后用方木架成“井”字形,将插筋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 底部钢筋网片应用与混凝土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塑料垫块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表面弹线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不允许漏扣,柱插筋除满足冲切要求外,还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当基础高度在900mm以内时,插筋伸至基础底部的钢筋网上,并在端部做成直弯钩; 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位于柱子四角的插筋应伸到基础底部,其余的钢筋只需伸至锚固长度即可。插筋伸出基础部分长度应按柱的受力情况及钢筋规格确定。与底板筋连接的柱四角插筋必须与底板筋成45°绑扎,连接点处必须全部绑扎,距底板5cm处绑扎第一个箍筋,距基础顶5cm处绑扎最后一道箍筋,作为标高控制筋及定位筋,柱插筋最上部再绑扎一道定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绑扎完成后将柱插筋调整到位并用“井”字形木架临时固定,然后绑扎剩余箍筋,保证柱插筋不变形走样,两道定位筋在打柱混凝土前必须进行更换。钢筋混凝土条型基础,在“T”字形与“十”字形交接处的钢筋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放置。

(3)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及相关专业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或木模,利用钢管或木方加固。锥形基础坡度>30°时,采用斜模板支护,利用螺栓与底板钢筋拉紧,防止上浮,模板上部设透气及振捣孔; 坡度≤30°时,利用钢丝网(间距30cm),防止混凝土下坠,上口设“井”字形木控制钢筋位置,如图5-26所示。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搭设脚手架,以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4)清理。清除模板内的木屑、泥土等杂物,木模浇水湿润,堵严板缝及孔洞,清除积水。

(5)混凝土搅拌。根据配合比及砂石含水率计算出每盘混凝土材料的用量。认真按配合比用量投料,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90s。

(6)混凝土浇筑。浇筑现浇柱下条型基础时,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在浇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5~10c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后对称浇筑。对于锥型基础,应注意保持锥体斜面坡度的正确,斜面部分的模板应随混凝土捣分段支设并顶压紧,以防模板上浮变形; 边角处的混凝土必须捣实。严禁斜面部分不支模,用铁锹拍实。基础上部柱子施工时,可在上部水平面留设施工缝。施工缝的处理应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执行。条型基础根据高度分段分层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各段各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长2~3m,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推进。浇筑时,先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内边角,然后浇注中间部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分层下料,每层厚度为振动棒的有效振动长度。防止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帮的根部砂浆涌出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

(7)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的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上层振捣棒插入下层3~5cm,尽量避免碰撞预埋件、预埋螺栓,防止预埋件移位。

(8)混凝土找平。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比较大的混凝土使用平板振捣器振一遍,然后用木杆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收面前必须校核混凝土表面标高,不符合要求处立即整改。

(9)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螺栓、预留孔洞和管有无走动情况,一旦发现有变形、走动或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然后再继续浇筑。

(10)混凝土养护。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常温下,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7d,特种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d。养护设专人检查落实,防止由于养护不及时而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

(11)模板拆除。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拆模前设专人检查混凝土强度,拆除时,采用撬棍从一侧顺序拆除,不得采用大锤砸或撬棍乱撬,以免造成混凝土棱角破坏。

(四)质量要求

1. 钢筋工程

(1)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必须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必须严格按批分等级、钢号、直径等挂牌存放。

(2)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3)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 HPB235级的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宜大于1%。

(4)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5)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6)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7)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2. 模板工程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侧模板的拆除,只需要混凝土强度达到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会因拆除模板而损坏即可。

3. 混凝土工程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2)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3)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混凝土浇筑前不应发生初凝和离析现象,如已发生,可重新搅拌,恢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黏聚性后再进行浇筑。

(5)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浇筑原则上应一次完成。但由于振捣方法、振捣机具性能、结构构件的配筋情况等的差异,混凝土浇筑需要分层。每层浇筑厚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6)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7)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根据原材料、配合比、浇筑部位和施工季节等具体情况,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有效的养护措施。

(五)施工安全管理

1. 模板施工安全技术

(1)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2)工作中应防止工具落下伤人。雨、雪、霜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后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3)两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时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扔。装拆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钢模板及配件应随拆运送。

(4)支撑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www.xing528.com)

(5)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棍。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6)在组合钢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电动工具,应用36V低压电源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2. 钢筋施工安全技术

(1)钢筋加工:

①钢筋加工机械安装应稳固,外作业应设置机棚,机旁应有堆放原料、半成品的场地;

②加工较长的钢筋时,应有专人帮扶,要听从操作人员的指挥;

③钢筋加工完毕,应堆放好成品,清理好场地,并切断电源,锁好电闸。

(2)钢筋焊接:

①焊机必须接地,导线和焊钳接导处绝缘必须可靠;

②焊接变压器不得超负荷运行,变压器升温不得超过60℃;

点焊、对焊时,必须开放冷却水,焊机出水温度不得超过40℃,排水量应符合要求,天冷时应放尽焊机内存水,以免冻塞;

④对焊机闪光区域,必须设铁皮隔挡,焊接时禁止其他人员停留在闪光区范围内,以防火花烫伤,焊机工作范围内严禁堆放易燃物品,以免引起火灾;

⑤室内电弧焊时,应有排气装置,焊工操作地点相互之间设挡板,以防弧光刺伤眼睛。

3. 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

(1)垂直运输设备的规定:

①垂直运输设备: 应有完善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如起重量及提升高度的限制、制动、防滑、信号等装置及紧急开关等),严禁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不完善的垂直运输设备。

②垂直运输设备安装完毕后,应按出厂说明要求进行无负荷、静负荷、动负荷试验及安全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试验。

③对垂直运输设备应建立定期检修和保养责任制。

④操作垂直运输设备的司机必须通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操作垂直运输设备。

⑤操作垂直运输设备,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操作设备:

a. 司机与起重机之间视线不清、夜间照明不足,而又无可靠的信号和自动停车、限位等安全装置;

b. 设备的传动机构、制动机构、安全保护装载有故障,问题不清,动作不灵;

c. 电气设备无接地或接地不良、电气线路有漏电;

d. 超负荷或超定员;

e. 无明确统一信号和操作规程

(2)混凝土机械:

混凝土搅拌机的安全规定:

a. 进料时,严禁将头或手伸入料斗与机架之间察看或探摸进料情况,运转中不得用手或工具等物伸入搅拌筒内扒料出料;

b. 料斗升起时,严禁在其下方工作或穿行,料坑底部要设料斗枕垫,清理料坑时必须将料斗用链条扣牢;

c. 向搅拌筒内加料应在运转中进行,添加新料必须先将搅拌机内原有的混凝土全部卸出来才能进行,不得中途停机或在满载荷时启动搅拌机,反转出料者除外;

d. 作业中,如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运转,应立即切断电源,将筒内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然后进行检修。

②混凝土泵送设备作业的安全事项:

a. 支腿应全部伸出并支固,未支固前不得启动布料杆,布料杆升离支架后方可回转,布料杆伸出时应按顺序进行,严禁用布料杆起吊或拖拉物件;

b. 当布料杆处于全伸状态时,严禁移动车身,作业中需要移动时,应将上段布料杆折叠固定,移动速度不超过10km/h,布料杆不得使用超过规定直径的配管,装接的软管应系防脱安全绳带;

c. 应随时监视各种仪表和指示灯,发现不正常应及时调整或处理; 如出现输送管道堵塞时,应进行逆向运转使混凝土返回料斗,必要时应拆管排除堵塞;

d. 泵送工作应连续作业,必须暂停时应每隔5~10min(冬季3~5min)泵送一次,若停止较长时间后泵送时,应逆向运转1~2个行程,然后顺向泵送。泵送时料斗内应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不得吸空;

e. 应保持储满清水,发现水质浑浊并有较多砂粒时应及时检查处理;

f. 泵送系统受压力时,不得开启任何输送管道和液压管道。液压系统的安全阀不得任意调整,蓄能器只能充入氮气。

③混凝土振捣器的使用规定:

a. 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件是否连接牢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b. 振捣器不得放在初凝的混凝土上或地板、脚手架、道路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维修或作业间断时,应切断电源;

c. 插入式振捣器软轴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0mm,并不多于两个弯,操作时振动棒应自然垂直地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使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

d. 振动棒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混凝土粘结在电动机外壳上妨碍散热;

e. 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导线应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

f. 用绳拉平板振捣器时,绳应干燥绝缘,移动或转向时不得用脚踢电动机;

g. 振捣器与平板应保持紧固,电源线必须固定在平板上,电器开关应装在手把上;

h. 在一个构件上同时使用几台附着式振捣器工作时,所有振捣器的频率必须相同;

i.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手套;

j. 作业后,必须做好清洗、保养工作,振捣器要放在干燥处。

4. 安全措施

(1)基础施工时,应先检查基坑、槽帮土质、边坡坡度,如发现裂缝、滑移等情况,应及时加固,堆放材料应离开坑边1m以上,深基坑上下应设梯子或坡道,不得踩踏模板或支撑上下。

(2)操纵振动器的操作人员必须穿胶鞋,接电要安全可靠,并设专门保护性接地导线,避免火线跑电发生危险。如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修理; 使用电线如已有磨损,应及时更换。

(3)施工人员应戴安全帽、穿软底鞋; 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 向基坑内运混凝土,传递物件,不得抛掷。

(4)雨、雪、冰冻天施工,架子上应有防滑措施,并在施工前清扫冰、霜、积雪后才能上架子; 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作业。

(5)现场机械设备及电动工具应设置漏电保护器,每机应单独设置,不得共用,以保证用电安全; 夜间施工,应装设足够的照明。

(六)环境保护要求

(1)基础施工时,应选用符合噪声排放标准要求的设备,作业时,应避开休息时间以减少对周围社区和单位的噪声影响; 钢材及钢模板的装卸应轻放,尽量采用吊车作业,应符合噪声排放标准要求。

(2)基础所用机械设备应选用节能型的,以节约油料消耗,尾气排放要符合标准; 避免废油溢漏,对废油及油抹布、油手套按规定处理; 合理选用配套设备,节约电能消耗。

(3)基础施工设计要合理,尽量减少使用钢材、木材和水泥数量,节约钢材和木材消耗。

(4)水泥、砂石和建筑垃圾等材料运输时应按要求进行覆盖,避免产生扬尘; 翻斗车卸料避免产生粉尘; 装车严禁太满、超载,避免遗撒、损坏及污染路面等现象发生。

(5)作业现场路面干燥时应采取洒水措施,装卸时应轻放或喷水,现场水泥、砂石临时堆放时应进行覆盖,避免产生粉尘及扬尘。

(6)混凝土和砂浆搅拌机械及机具清洗时应节约用水,现场应设置沉淀池污水必须经沉淀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网。

(7)施工时应尽量减少混凝土和砂浆的遗撒、浪费,对落地混凝土和砂浆应及时回收利用; 对建筑垃圾处理应按要求,运至指定地点,不得随意抛弃或填埋。

(七)成品保护要求

(1)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同受损坏时,方可进行。

(2)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后,方可在其上行人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在施工过程中,对暖卫、电气、暗管以及所立的门口等进行妥善保护,不得碰撞。

(4)基础内预留孔洞,预埋螺栓、铁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不得后凿混凝土。

(5)如基础埋深超过相邻建(构)筑物基础,应有妥善的保护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