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基与基础规范法-地基与基础

地基与基础规范法-地基与基础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式中Ai为第i 层土附加应力系数沿土层厚度的积分值:3.沉降计算深度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沉降计算深度zn应符合下列要求:式中 ΔS′i——在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 层土的计算变形值,mm;ΔS′n——自试算深度往上取Δz 厚度的土层的压缩量,mm;Δz 的取值按表3-10确定。表3-11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α确定修正系数φs:由于p0=134kPa>fak=120kPa,查表3-9 得φs=1.13计算基础中点最终沉降量s:

地基与基础规范法-地基与基础

规范法是在分层总和法的基础上,引入土层平均附加应力的概念,通过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对分层总和法进行简化,并参考了大量的实测变形资料,引入经验系数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1.计算原理及公式

由压缩模量定义式推导规范法公式,压缩模量是指在侧限条件下,土样的竖向应力变化量Δp 与相应的竖向应变ε的比值,用Es表示,即Es=Δp/ε。

图3-16 无穷小薄层及一定厚度土层变形

(1)无穷小薄层土的变形。如图3-16所示,在基底附加压力p0作用下,设地面下z 深度处有一薄层土厚度为dz,产生竖向变形ds。

根据附加应力的概念,土中某点的附加应力即为该点的压力增量,故dz 厚土层竖向应力变化量Δp 即为该处的附加应力σz,又竖向应变ε可表示为ds/dz,所以有Es=σz/(ds/dz),则

(2)有一定厚度土层的变形。如图3-16所示,地面下第i 层土,埋深从zi—1至zi,压缩模量为Esi,在地面荷载p0作用下,该层土竖向变形为si,则由式(3-16)得

由图3-16 可以看出,式(3-17)中的就是在第i 层土内附加应力分布图形abcd 的面积,由此可知第i 层土的变形为该层土附加应力分布图形的面积除以该层的压缩模量。

Esi可用侧限压缩试验中得出的数据,对于厚度不大的土层来说可以认为是定值。

根据附加应力计算公式σz=p0α,由式(3-17)得

可以看出,αi为基底到深度zi范围内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αi—1为基底到深度zi—1范围内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根据荷载情况和计算点深度由相应表查得,对于矩形基底受均布荷载时,角点下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可如表3-8所示。

表3-8 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α

续表

(3)计算深度范围内土的变形。若地基计算深度范围内分为n层土,则其总变形s′为各土层变形之和,即

加入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φs 后可得

式(3-19)即为规范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公式。

2.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φs

φs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一般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也可按表3-9 查取。

表3-9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_(www.xing528.com)

注 1.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Es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按式计算。式中Ai为第i 层土附加应力系数沿土层厚度的积分值:

3.沉降计算深度

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沉降计算深度zn应符合下列要求:

式中 ΔS′i——在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 层土的计算变形值,mm;

ΔS′n——自试算深度往上取Δz 厚度的土层的压缩量,mm;Δz 的取值按表3-10确定。

如确定的沉降计算深度下部仍有较软弱土层时,应继续往下进行计算。

表3-10 Δz 取值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30m范围内时,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也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计算:

式中 B——基础宽度,m。

在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基岩时,zn取至基岩表面。

图3-17 地基土层分布图

【例3-6】 如图3-17所示,某基础底面尺寸为4.8m×3.2m,埋深为1m,传至基础顶面的中心荷载F=2000kN,地基为粉质粘土,天然重度γ=16.0kN/m3地下水位在地面下3.4m处,地下水位上下土层侧限压缩模量分别为Es1=5.5MPa,Es2=6.2MPa,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用规范法计算基础中点的最终沉降量。

解(1)确定沉降计算深度zn。地基计算深度zn对于独立基础按简化公式计算:

(2)基底附加压力p0

(3)求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α。根据L/B 和z/B 查表3-8,计算结果见表3-11。

表3-11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α

(4)确定修正系数φs

由于p0=134kPa>fak=120kPa,查表3-9 得φs=1.13

(5)计算基础中点最终沉降量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