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锻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平锻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锻机的工作原理与热模锻压力机的一样,属于曲柄—连杆型的机构。平锻机按夹紧凹模的分开方向不同,可分为垂直分模平锻机和水平分模平锻机两种,其工作原理如图5-2所示。平锻机有两个滑块,即主滑块和侧滑块。图5-3 平锻机齿轮模具平锻机的操纵系统采用电气和压缩空气联合控制的方式。5)平锻机的凹凸锻模普遍使用镶块。6)平锻机上工作的劳动条件比在模锻锤上好。

平锻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平锻机(见图5-1)的工作原理与热模锻压力机的一样,属于曲柄—连杆型的机构。由于机构中的滑块带着工作的模具在水平方向进行往复运动,有效地解决了模锻锤或热模锻压力机上模锻时的安模空间问题。平锻机按夹紧凹模的分开方向不同,可分为垂直分模平锻机和水平分模平锻机两种,其工作原理如图5-2所示。

垂直分模平锻机(见图5-2a)是由电动机1经三角皮带2、飞轮离台器3、中间轴5、齿轮6、7,带动曲轴8转动,从而使主滑块15做往复直线运动。同时,曲轴左端的凸轮11迫使侧滑块13前后移动,并通过杠杆18、19、20使夹紧滑块17左右移动。当夹紧滑块使夹紧凹模合模后,主滑块恰好进行工作。棒料依次送入相应的夹紧凹模中,当凹模夹紧后,主滑块即对棒料进行顶锻。然后主滑块返回,随即夹紧凹模分开,棒料完成一次变形(工步)。如此往复,棒料依次通过沿垂直方向排列的各个型槽,完成相应各工步的变形,实现对毛坯的锻造。

水平分模平锻机(见图5-2b)型槽按水平方向左右排列,由电动机经三角皮带、中间传动轴、齿轮、离合器,带动曲轴使主滑块做直线往复运动。此工作过程与垂直分模平锻机完全相同,但水平分模平锻机的曲柄连杆机构运动时,连杆与夹紧机构的杠杆相连接,从而迫使夹紧凹模上下移动。棒料由机器前送入凹模下半部的各型槽中,当上半部向下夹紧后,主滑块进行顶锻。当主滑块回程时,夹紧模分开,从而实现对毛坯的锻造。

978-7-111-30045-8-Chapter05-1.jpg

图5-1 平锻机外形

978-7-111-30045-8-Chapter05-2.jpg

图5-2 平锻机工作原理

a)垂直分模平锻机 1—电动机 2—三角皮带 3—飞轮离合器 4—带式制动器 5—传动轴 6、7—小齿轮、大齿轮 8—曲轴 9—连杆 10—滚子 11—凸轮 12—滚子 13—侧滑块 14—挡料机构 15—主滑块 16—凹模 17—夹紧滑块 18、19、20—杠杆 b)水平分模平锻机 a点—夹紧模闭合时位于最高点 b点—过载时分开 c点—是一偏心,可调整封闭尺寸

垂直分模和水平分模的主要区别在于夹紧机构:垂直分模平锻机的夹紧机构是凸轮肘杆机构传动的,而水平分模的平锻机的夹紧机构则是通过连杆和杠杆机构传动的。垂直分模和水平分模方式平锻,除了模具的结构设计部分需要区分外,其锻造成形特性则是一样的:由于机身在夹紧和锻造过程中受纵向载荷和横向载荷,因此机身是一个上面敞开的箱式框架结构。在它的外壁上,有各种形状的加强肋,而且在机身上还有高强度的纵向拉杆以增加刚度。对于大公称压力的平锻机,机身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它们之间用螺栓拉紧,并增加了横向拉杆以提高刚度。为了便于毛坯定位,平锻机上都有前挡板,有的设备还有后挡板和毛坯支架。机身的右边有一带斜槽的出口,便于锻件运走。在许多平锻机上还装有剪切装置,剪切动作由夹紧滑块或夹紧机构中其他往复运动的机件来带动。垂直和水平分模的平锻机都有带油泵的自动润滑系统。其传动系统、曲柄—连杆机构、离合器、制动器等与其他曲轴压力机基本相同。这两种平锻机都有夹紧机构,需要有过载保护装置,以防设备过载时损坏,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

我国一般以平锻机在行程终了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压力(kN)来表示平锻机的锻造能力。

垂直分模平锻机和水平分模平锻机的主要技术规格,分别见表5-1和表5-2。

表5-1垂直分模平锻机技术参数

978-7-111-30045-8-Chapter05-3.jpg

表5-2水平分模平锻机技术参数

978-7-111-30045-8-Chapter05-4.jpg

平锻机上的模具结构与成形方法同模锻锤、热模锻压力机、摩擦压力机上模锻有较大的区别。平锻机有两个滑块,即主滑块和侧滑块。主滑块带动凸模沿水平方向运动,完成镦锻工作;侧滑块带动可动凹模垂直于主滑块的运动方向运动,起夹紧棒料的作用。如图5-3所示,左边是冲头,中间是固定凹模,右边是活动凹模。坯料先在底下的一个型槽内积聚,而后在中央的一个型槽内镦头,最后在上边的一个型槽内冲穿。

978-7-111-30045-8-Chapter05-5.jpg

图5-3 平锻机齿轮模具

平锻机的操纵系统采用电气压缩空气联合控制的方式。电动机起动后踩动踏板,可使气动离合器带动曲轴转动进行单次行程、自动连续行程和调整行程。单次行程可分为送料、夹紧、镦锻和退料四个阶段,见图5-4。

(1)送料阶段 这时活动凹模与固定凹模处于分开状态,把加热好的棒料放在固定凹模内,用前挡料杆(或后定料装置)控制送料长度,此时曲轴停止在后死点位置,见图5-4I。

(2)夹紧阶段 踩下脚踏板,制动器松开离合器结合,随着曲轴的旋转,当凸模尚未与棒料接触之前(即主滑块进行空行程时),活动凹模与固定凹模就闭合而将棒料夹紧。前挡料杆迅速离开工作位置,见图5-4Ⅱ。

(3)镦锻阶段 随着曲轴继续旋转到使凸模与棒料接触时起,直到曲轴旋转到前死点止,即为镦锻阶段。它必须在主滑块的有效行程内完成,见图5-4Ⅲ。

978-7-111-30045-8-Chapter05-6.jpg(www.xing528.com)

图5-4 平锻机工作过程

Ⅰ、Ⅱ、Ⅲ、Ⅳ—工作过程的各个位置 1—坯料(棒料) 2—固定凹模 3—固定凹模模座 4—挡板 5—横滑块 6—活动凹模 7—凸模

(4)退料阶段 随着曲轴继续旋转,当主滑块返回一定行程,活动凹模才开始退回,并回到原来位置;同时前挡料杆也恢复到工作位置。离合器松开,制动器刹车,曲轴停止在后死点上,取出锻件,见图5-4Ⅳ。若锻件还需进行其他工步时,可移到下一个型槽中,重复以上的操作过程进行镦锻。

平锻优点:

1)由于在平锻机上的凹凸模是沿着水平方向排列的,以及锻模上具备两个分型平面(右凹模与左凹模间的分型平面,凹模体与凸模体间的分型平面),所以能够模锻带有很长杆部的组件、穿孔的锻件、凹挡锻件或两个以上间隔距离相当大的粗大部分的锻件,且模锻斜度很小,甚至不带斜度。

2)在平锻机上可进行无飞边的模锻或者所产生的飞边极小,还可以靠着模锻出深孔的方法来节省金属。

3)在平锻机上制造具有通孔的锻件(Ⅱ组)与某些具有盲孔的锻件时,锻件可直接在平锻机锻模中从棒上脱落,故可以采用长的棒料来锻压,省去剪切棒料的工序。

4)良好的纤维组织。

5)平锻机的凹凸锻模普遍使用镶块。

6)平锻机上工作的劳动条件比在模锻锤上好。

7)采用电加热配合着机械化的输送棒料,以及棒料在型槽之间进行机械化移动实现。

平锻缺点:

1)靠棒料长度来确定体积:试锻一批锻件之后,将挡板确定并固定下来,模锻工在锻打每个锻件之后,不能够随意移动挡板的位置。

2)为防止凹模中的棒料夹不紧,棒料被部分推出,需要采用公差尽可能小的高精度轧材。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采用冷拔的金属。

3)与压力机一样,平锻时坯料表面氧化皮不易清除,要求平锻前须清除氧化皮,或采用电加热——感应加热或接触加热。

4)对非回转体、中心不对称的锻件,较难锻造,适应性较差。

5)平锻孔类锻件时,剩余料头较多,应该充分利用,否则会使材料消耗增大。

针对上述缺点,可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长的棒料(约4m)作为原坯料。

2)夹紧型槽的装置应尽可能地缩短长度,采用凹凸不平的型槽表面。

3)利用料头作为坯料来模锻或锻造各种锻锻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