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桌面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转变与发展

从桌面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转变与发展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iPhone对手机行业的重新定义,促使移动互联网产业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的态势。苹果公司以软件+硬件+服务三位一体的商业模式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创新的潜力与价值,使人们的注意力从桌面互联网逐渐转向移动互联网。这一想法被业界看作是桌面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真实写照。桌面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差别在于获取信息的媒介—终端设备。

从桌面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转变与发展

互联网(Internet)最早起源于ARPANET(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该网络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20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通过个人计算机(PC)接触互联网,而浏览器是人们通向网络的大门,也就是现在俗称的“入口”,这让一些互联网企业发现了浏览器的价值。1995年,网景(Netscape)浏览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而同一时期微软(Microsoft)IE浏览器逐渐成为主流,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此后,具有丰富资讯内容的新闻门户网站很快在网民中拥有了较高的人气,人们可以通过它及时了解外部世界的发展与动态。直到谷歌(Google)的横空出世,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强大的索引擎推动了互联网生活方式的变革。人们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选项,便可更加主动地参与对信息的选择与使用。一个简单的搜索框、几个索引词足以轻松满足人们对于上网获取信息的需求。

从2004年开始,Facebook、Twitter等一系列新型社交类互联网产品像新鲜的氧气一般让人们沉醉其中。此后,以PC和互联网服务为特征的桌面互联网服务功能从办公辅助工具、了解信息的中介,延伸为人们的沟通工具。

2007年,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iPhone改变了人们对手机的认识,手机不再只是两人之间沟通的工具。iPhone手机与其音乐售卖平台iTunes、应用程序售卖平台App Store以及线下的商店有机地结合,形成了一个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生态圈。由于iPhone对手机行业的重新定义,促使移动互联网产业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的态势。苹果公司以软件+硬件+服务三位一体商业模式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创新的潜力与价值,使人们的注意力从桌面互联网逐渐转向移动互联网。(www.xing528.com)

2010年后,互联网发生了七个重大变化:连接(Connect)、开放(Open)、网页(Web)、移动(Mobile)、应用(App)、位置(Location)、社交(Social),合称COWMALS。[1]就在同一时期,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KPCB)合伙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提出:未来互联网环境将是“社交+本地化+移动”(So+Lo+Mo)的结合。这一想法被业界看作是桌面互联网(Desktop Internet)向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发展的真实写照。可以理解为移动互联网不仅具备了互联网的基础特征,如开放性、创新性、信息共享性等,还具备了区别于互联网的本质特征:便携性、身份可识别性与可定位性。

桌面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差别在于获取信息的媒介—终端设备。例如,PC、笔记本电脑虽然可以移动,但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相比,其移动性较弱。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要求人们在移动中具有处理事务的能力。因此,当一项服务、一款移动应用能真正满足用户在移动中的需求时(对用户有价值),用户便会接受它,并与家人和朋友分享。此外,当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普及率大大提高之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性也比桌面互联网更加快速、便捷和广泛。目前,移动互联网[1]以及与之相关的硬件和软件服务在庞大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下占据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2013年后,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越来越快,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了8亿,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出货量也逐渐赶超桌面设备,这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整个互联网环境的关键词是“开放”与“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的基础技术,它们与移动互联网的良好整合让硬件与软件、线上与线下服务体验无缝对接,这成为移动互联网生态中最有吸引力的服务特征。

互联网从诞生之初就带有不确定性与探索性。纵观整个互联网环境,其技术仍在不断升级,产品也越来越丰富,移动互联网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企业和设计团队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在研发产品时都要抓住核心—用户,围绕用户来创造更好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与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