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术规范书对工程技术要求详解

技术规范书对工程技术要求详解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技术规范书是对工程项目技术上的要求,而不是进行集散控制系统评比的通用标准。大多数厂家采用比技术规范书中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计算机。

技术规范书对工程技术要求详解

由于集散控制系统工程的针对性很强,所以我们不是在为一种标准的应用选择不同的产品,而是在为一个特殊的应用选择不同的供货商。因此,充分描述应用要求有很重要的作用,描述得越清楚,厂家的供货才越准确,用户的投资才能使用得越合理。同时,应按照要求来评价系统,做出决策。描述技术要求的最重要的文件就是技术规范书。

1.技术规范书的作用

一般来说,技术规范书当然是用户对集散控制系统提出技术要求的文件,因此,技术规范书应包括项目中各方面的技术要求。而这里要强调的是,技术规范书在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组态过程中,起到了总体设计的作用,这一点常常被忽视。集散控制系统厂家没有参与工程的前期工作,不了解工程的背景及在这些过程中对各种方案的讨论。他们是以分包商的形式参与工程的,因此他们在技术上只对规范书负责,项目中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都是在规范书的基础上展开的。规范书的这种作用超出了一般的技术要求。

2.技术规范书的针对性

技术规范书应是针对工程项目的,而不是针对一般化的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规范书是对工程项目技术上的要求,而不是进行集散控制系统评比的通用标准。因此它应明确、具体地提出要求。通过规范书,向供货商描述一个具体的控制系统和工艺过程。在这方面,制定规范书的人应把根据规范书做系统配置的人当做自己的用户一样来看待,使技术规范书中的要求让人容易理解。有人可能会说,作为用户,不了解集散控制系统的最新发展和各厂家的具体功能,怎么能把要求提得具体呢?其实,我们说提出具体要求是指对系统的外部应用要求提得具体,而不是把系统的内部指标提具体。例如,规定控制器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就不如规定系统的扫描速度和动态数据响应速度好:规定I/O数据的处理能力,就不如提出I/O点的外部要求与可靠性好。

3.规范书的标准和依据

作为规范书,应尽可能引用工业标准来描述系统中的一般要求。例如,对环境的抗干扰的要求、接地的要求等。因为工业标准是经过评定的技术要求,考虑得比较全面。

4.规范书的可检查性

作为控制要求的规范书应具有可检查性。当规范书与商务要求联系起来时就更应该这样。规范书应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始终作为技术要求的文件,应该用具体的、可测量或检验的方法定义其中的条款。(www.xing528.com)

工程技术科学的实际应用,它应该是客观的、严肃的。在项目开始时,就应从全局角度认真制定规范书,提出对项目的总体要求,在这里的任何忽视或放松都会引起后续过程中更大的代价。

目前在工程招标中对集散控制系统的评价尚没有完整的方法,直观地看,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能力和数量,如基本控制单元的数量,及其功能分配策略。基本控制单元能力强,则其数量可少些,而能力强,数量又多,并且能技工业系统分开设置则更好。

2)人机接口,其数量应符合工程要求,其功能和指标应满足或者超过规范书的技术要求。大多数厂家采用比技术规范书中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计算机。

3)系统通信的开放性和响应速度,与其他系统的接口能力。

4)模块的损坏率。

5)CPU负荷率。

6)可靠性指标、可用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