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织物的光泽与轧纹整理

织物的光泽与轧纹整理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织物的光泽整理通常有轧光和电光整理两种方法。织物轧纹整理和轧光、电光整理相似,其主要目的是在织物上轧压出有立体感的凹凸花纹。棉织物的光泽和轧纹整理过去常用淀粉类浆料作整理剂,但整理后织物光泽和花纹的耐久性差。为了获得耐久性整理效果,光泽和轧纹整理可与树脂整理、拒水拒油及涂层等化学整理相结合。光泽及轧纹整理也可用于麻、涤棉混纺、锦纶和涤纶等织物。

织物的光泽与轧纹整理

织物的光泽主要由织物表面对光的反射情况决定。织物表面光滑一致,纤维或纱线彼此平行排列,入射到织物表面上的光线将沿一定角度被反射,反射光较强,织物光泽就强。织物经练漂及印染加工后,纱线弯曲程度增大,起伏较多。另外,织物表面还附有绒毛,造成表面不光滑,反射光就以不同角度向各个方向漫射,因此光泽较暗。织物的光泽整理通常有轧光和电光整理两种方法。织物轧纹整理和轧光、电光整理相似,其主要目的是在织物上轧压出有立体感的凹凸花纹。

轧光整理的原理是借助于棉纤维在湿热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通过机械压力的作用,将织物表面的纱线压扁压平,竖立的绒毛压伏,从而使织物表面变得平滑光洁,对光线的漫反射程度降低,进而达到提高织物光泽的目的。

织物轧光整理在轧光机上进行。轧光机主要由辊筒和加压装置等组成,辊筒可有2~7只,分软辊筒和硬辊筒两种,软、硬辊筒交替排列,软辊筒也可连续排列。软辊筒也称为纤维质辊筒,由羊毛、棉花或纸帛经高压压实再经车光磨平制成。硬辊筒由铸铁等金属制成,中空,可加热,表面光滑。普通轧光机由三只辊筒组成,其排列形式为硬—软—硬或软—硬—软,适合一般光泽的轧光整理。五辊以上的轧光机也称通用轧光机,通过软硬辊筒的不同排列形式,可分别用于单面、双面、摩擦及叠层轧光等。五辊轧光机示意图,如图6-4所示。

轧光前,织物一般先给湿或浸轧整理液,然后进行拉幅烘干。轧光时,织物环绕经过轧光机各只辊筒,在辊筒之间受到湿、热及压力的作用,使织物烫平,获得光泽,同时手感也有改善。轧光整理效果与织物含湿率、轧辊温度、辊筒间的压力及轧点数等因素有关。

图6-4 五辊轧光机示意
1、2、4—软轧辊 3、5—硬轧辊

叠层轧光是将数层织物叠在一起,通过同一轧点进行轧光,由于织物间的相互碾压作用,使织物表面产生波纹效应,除了能获得柔和的光泽外,还可使织物手感柔软、纹路清晰。(www.xing528.com)

为了使织物获得更强烈的光泽,可采用摩擦轧光机对织物进行摩擦轧光。摩擦轧光机由两个或三个辊筒组成。三辊摩擦轧光机的中间一个辊筒为软轧辊,上、下两个辊筒为硬轧辊,其中上面的辊筒可加热,又称为摩擦辊筒。摩擦辊筒通过过桥齿轮和变换齿轮驱动,转数由变换齿轮的齿数调节,一般比下面两个辊筒超速30%~300%。轧光时利用织物行进时的线速度与摩擦辊筒转动速度之差,使织物受到摩擦轧压作用,从而获得强烈的光泽。

电光整理的原理和加工过程与轧光整理基本类似,其主要区别是电光整理不仅把织物轧平整,而且在织物表面轧压出互相平行的线纹,掩盖了织物表面纤维或纱线不规则排列现象,因而对光线产生规则的反射,获得强烈的光泽和丝绸般的感觉。电光整理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与轧光机类似。电光机多由一硬一软两只辊筒组成,其中硬辊筒不但可以加热,而且在表面刻有与辊筒轴心成一定角度且相互平行的细斜纹,斜纹的角度和密度因加工织物的品种和要求而有不同。

轧纹整理(又称轧花整理)与轧光、电光整理相似,也是利用棉纤维在湿热条件下的可塑性,通过轧纹机的轧压作用,使织物表面产生凹凸的花纹。轧纹整理机由一只可加热的硬辊筒和一只软辊筒组成,硬辊筒表面刻有阳纹(凸纹)花纹,软辊筒上则压有与之相吻合的阴纹(凹纹)花纹。织物轧纹时,软、硬辊筒保持相同的线速度运转,在织物上轧压出花纹。

棉织物的光泽和轧纹整理过去常用淀粉类浆料作整理剂,但整理后织物光泽和花纹的耐久性差。为了获得耐久性整理效果,光泽和轧纹整理可与树脂整理、拒水拒油及涂层等化学整理相结合。光泽及轧纹整理也可用于麻、涤棉混纺、锦纶和涤纶等织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