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危岩体处理设计及环境保护措施

危岩体处理设计及环境保护措施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程施工阶段采用三维激光扫描结合实地调查,对危岩体稳定状态进行进一步分析判别,并将危岩体根据位置和危害程度不同细分为3类16区,分别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此外,结合环境保护需要,危岩体处理过程中尽量不进行爆破开挖,对自然稳定的危岩体尽量少扰动,原始的植被树木尽量保留。此外,针对8区危岩体由于底部边坡开挖导致的块体悬空的情况,在其底部地形缺失部位增加混凝土贴坡挡墙进行支挡。

危岩体处理设计及环境保护措施

进水口边坡危岩体广泛分布于进水口所在的凹形坡范围内,分布范围分散,规模大小不一,危害程度不同。工程施工阶段采用三维激光扫描结合实地调查,对危岩体稳定状态进行进一步分析判别,并将危岩体根据位置和危害程度不同细分为3类16区,分别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为保证施工期及电站运行期进水口建筑物的安全,结合进水口工程的总体施工布置,在进水口工程边坡开挖施工之前对边坡开挖范围外的危岩体,尤其是对高高程的危岩体进行防护处理,分布在进水口工程边坡开挖范围内的危岩体处理结合边坡的开挖支护施工一并进行。

危岩体处理采用SNS柔性防护网防护为主,局部辅以锚杆(索)和混凝土支挡结构加固的总体处理原则,分区、分块对各区危岩体进行防护处理。此外,结合环境保护需要,危岩体处理过程中尽量不进行爆破开挖,对自然稳定的危岩体尽量少扰动,原始的植被树木尽量保留。

(1)针对边坡危岩体分布分散的特征,沿不同高程设置3道系统的RXI-075型被动防护网(网高5m),对边坡高位可能存在的滚石进行层层拦截,消散滚石的冲击能量,边坡局部沟壑部位视具体地形条件增设1~3道被动防护网,总计布置被动防护网约1.1万m2。(www.xing528.com)

(2)针对进水口边坡危岩体崩塌、滑落为主的潜在破坏特征以及边坡岩体的风化和破碎程度,采用GNS2型主动防护网对进水口工程边坡开挖范围外潜在的危岩体进行包裹防护,个别区域采用随机预应力锚杆32,L=9m,T=150 k N锚固,对进水口边坡防护范围内的坡面实现主动防护网全覆盖,一劳永逸地解决坡面滚石防护问题,总计布置主动防护网约5.5万m2

(3)针对3-1区和8区两个整体稳定性差、失稳破坏严重危及进水口安全的危岩体,通过刚体极限平衡原理进行稳定分析,采用预应力锚索深层锚固结合危岩体表面的主动防护网浅层防护的总体措施,共计布置2000 k N级、长度30~40m的预应力锚索71束。此外,针对8区危岩体由于底部边坡开挖导致的块体悬空的情况,在其底部地形缺失部位增加混凝土贴坡挡墙进行支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