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离散化方法在轧钢工艺中的应用

离散化方法在轧钢工艺中的应用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单元长度分别为Δx,则各单元中点到固定端的距离为将作用于轧辊上的单位宽轧制力p*及辊间接触压力q*也按相同单元离散化并表示成集中力的形式,则作用于i单元上的轧制力和辊间接触压力分别为图5-6辊身的离散化当i≤m时,在板宽范围之内,辊缝中有轧件;当i>m时,在板宽范围之外,工作辊互不接触,且辊缝中无轧件。对于轧辊离散化的任意两个单元i和j,设中点坐标分别为xi和xj,j单元对i单元的影响函数为g(i,j)。

离散化方法在轧钢工艺中的应用

以六辊轧机为例,根据轧制的对称性,研究轧机上半部辊系的变形,就可以确定整个轧件的断面形状、轧制压力分布及张应力分布。因此,为提高计算速度,取一半的辊系和带钢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首先将轧辊和带钢沿轴向离散成若干单元,以中心位置为O点,从中心向边部编号,如图5-5所示。

图5-5 辊系单元划分

由于对该轧机不使用轧辊横移及轧辊倾斜等功能,轧辊所承受的载荷及其变形是左右对称的,所以本书中只研究半辊身长。将半辊身长抽象为一个悬臂梁,则轧辊中心为悬臂梁的固定端,辊肩部为其自由端,如图5-6所示。

将轧辊沿轴向方向分成n个单元,各单元中点序号分别为1,2,…,n。各单元长度分别为Δx(i),则各单元中点到固定端的距离为将作用于轧辊上的单位宽轧制力p*(x)及辊间接触压力q*(x)也按相同单元离散化并表示成集中力的形式,则作用于i单元上的轧制力和辊间接触压力分别为

图5-6 辊身的离散化(www.xing528.com)

当i≤m时,在板宽范围之内,辊缝中有轧件;当i>m时,在板宽范围之外,工作辊互不接触,且辊缝中无轧件。

对于轧辊离散化的任意两个单元i和j,设中点坐标分别为xi和xj,j单元对i单元的影响函数为g(i,j)。如果在j单元上作用力p(j),则在i单元上发生的变形为

因此,集中力p(1),p(2),…,p(n)引起i单元的位移为

式中:y(i)表示在一系列集中力作用下i单元中点所产生的总变形,它既可以用来表示弹性弯曲的挠度,也可以用来表示轧辊的弹性压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