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介绍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介绍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是以图10-13所示钻模为例,说明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图10-13中,模体2和模座1是钻模上两个主要零件,根据剖面线方向很容易找出它们在主视图中的投影轮廓,结合俯、左视图可知其基本形状是外形尺寸完全相等的长方体。模座1正中有一个尺寸为20H9×24H9的长方孔,钻孔时,该孔则套于被钻零件的突出结构上。装配的顺序则和拆卸的顺序相反。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介绍

下面是以图10-13所示钻模为例,说明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概括了解

标题栏及有关资料,了解部件的名称、用途、性能及工作原理;看明细栏及视图了解各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及在部件中的位置。

从图10-13中的标题栏及明细栏可知,该部件为钻模,画图比例1∶1,由六种共八个零件组成,其中铸件两件,其余为钢件。整个装置的体积较小,结构比较简单。钻模是一种钻孔加工时进行对中、定位用的装置。钻孔时,手持手把3,将钻模下部的长方孔套于被钻零件的突出结构上,钻头以套筒4的导孔对中,进行钻孔加工。

图10-13 钻模的轴测图

2.分析视图

了解视图的名称、数量及每个视图的表达重点,弄清各视图之间的关系。

如图10-13所示,钻模共用四个视图。主视图为几个平行平面剖切获得的全剖视图A-A,按工作位置画出,表达了除销6以外所有零件的装配关系,同时也较好地反映了钻模的形状特征。左视图为几个平行平面剖切获得的全剖视图B-B,除了从另一个方向表达了钻模1、模体2、套筒3的关系外,还反映了销6和模座1、模体2之间的连接关系。俯视图表达了钻模俯视方向的外形以及螺钉5、销6、套筒4、手把3的相互位置。采用C向局部视图来单独表示模座1上长方孔的形状。(www.xing528.com)

3.分析零件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分析零件就是弄清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其作用,并了解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配合关系及运动情况,这是看懂装配图的重要环节。在分析零件时,可借助于零件的序号、不同方向和不同间隔的剖面线,把一个一个零件的视图从装配图中划分出来,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想象出它们的结构形状。

图10-13中,模体2和模座1是钻模上两个主要零件,根据剖面线方向很容易找出它们在主视图中的投影轮廓,结合俯、左视图可知其基本形状是外形尺寸完全相等的长方体。模体和模座用两个圆柱销6精确定位,并用两只沉头螺钉5连接。模体正中的圆孔上装有套筒4,它们的配合尺寸为φ22H7/h6。套筒4上有一个φ14H7的圆孔,钻孔时钻头以该孔对中。模座1正中有一个尺寸为20H9×24H9的长方孔,钻孔时,该孔则套于被钻零件的突出结构上。为保证对中,长方孔的中心线应于套筒上φ14H7圆孔的轴线重合。手把5左端带有螺纹的头部则拧入模体2的螺孔中,使其与模体连成一体。根据被钻零件突出结构的不同形状可更换模座1,使模座上的长方孔与零件上突出结构的形状一致。根据被钻孔的大小可更换套筒4。因此,模座上长方孔的尺寸和套筒上圆孔的尺寸是钻模的规格和性能尺寸。

4.归纳总结,看懂全图

在了解工作原理、看懂零件结构形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零件的拆装顺序及部件的构造特点,并结合尺寸、技术要求等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达到看懂装配图的目的。

在图10-13中,钻模的拆装顺序为:先打出两个圆柱销6,再旋出两只沉头螺钉5,模体2和模座1即可分离。把套筒从模体2中取出,再把手把3从模体2的螺孔中旋出,全部零件拆卸完毕。装配的顺序则和拆卸的顺序相反。

所注尺寸,除规格、性能尺寸φ14H7及20H9、24H9外,钻模上的装配尺寸有:套筒4与模体2的配合尺寸φ22H7/h6,手把3与模体2的螺纹连接尺寸M12-6H/5g,圆柱销6与模体2及模座1的配合尺寸为φ6H7/m6。此外,图中还注出了钻模的外形尺寸为150×60×54。

在读图过程中,读图步骤也不能截然分开,应视具体情况交替进行。在具备了一定的生产知识并通过反复地读图实践后,可进一步提高阅读装配图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