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原辅材料色牢度测试与评定

原辅材料色牢度测试与评定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服装加工和穿用的角度,应对原辅材料作下述项目的测试。表2-1原辅料性能测试结果汇总2.色牢度测试根据实验所需次数,准备规格为20cm×20cm的相应数量的面料试样,按照教材所述方法和步骤处理试样,将试样用GB 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对照,评判其色牢度等级,并将结果填入表2-1中。

原辅材料色牢度测试与评定

各种纺织品均具有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能,这些性能与服装的样板制作、加工工艺及成品性能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绘制样板及制订工艺之前必须对原辅材料性能进行测试,以保证制成的服装成品有较高的质量。

(一)收缩率的测试

织物在受到水和湿热等外部因素的刺激后,纤维从暂时的平衡状态进入稳定的平衡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织物发生了收缩,其收缩程度用收缩率表示。

面料收缩对成品质量的影响较大:①对成品规格产生影响,如原来衣长为66cm、胸围98cm的纯棉成衣,若面料缩水率为8%,则水洗后衣长只剩61~62cm;②对服装拼接部位产生影响,如果某服装成品有面料的拼接,而两片面料的缩水率不同,水洗后在拼接处会有皱折产生,影响成品外观;③对“挂里儿”服装产生影响,若服装面、里料的缩水率不一样,水洗后便可能会出现里子收缩严重,服装表面拱起、不平整,或面料收缩严重,出现里子外露或“倒吐”的现象,这些都会影响服装成品的质量。

织物收缩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织物原料的特性、加工方法及后处理手段等因素,因此,织物的收缩率通常是不稳定的。对于即将投产的面辅料,服装企业应测定出较为精确的收缩率数据,以便让制板及制订工艺的技术人员有可靠的依据。从服装加工和穿用的角度,应对原辅材料作下述项目的测试。

1.干烫收缩率

干烫收缩率是指对面料进行加工时,面料受温度作用而产生的收缩指标(如在黏衬加工中参考用)。

2.湿烫收缩率

湿烫收缩率是指将原料喷水使之受潮后,再进行熨烫加工所产生的回缩指标(如在熨烫加工时参考用)。

3.水浸收缩率

水浸收缩率又称缩水率,具体实验步骤是:取一段长度50~100cm的面料,仔细测量幅宽,并做好记录;将试样浸在60℃的清洁温水中,用手揉一揉,浸泡15min后取出,把试样对折成方形,压去水分(不要拧绞),然后晾干、烫平,计算出缩水率。收缩率大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二)色牢度测试

色牢度测试俗称褪色或不褪色实验,其内容有三个方面:

1.摩擦色牢度

摩擦色牢度是指经过摩擦后,面料色泽发生变化的程度。

2.熨烫色牢度

熨烫色牢度是指试样经过熨烫加工,冷却后面料的色泽发生变化的程度。(www.xing528.com)

3.水洗色牢度

水洗色牢度是指试样经过洗涤后的变色程度,分清水洗实验法和皂洗实验法两种测试方法。

色牢度测试时,需按GB 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评定。

(三)耐热度测试

耐热度是指面料所能承受的最高熨烫温度,其测试方法是让试样在承受最高温度后,观察其质地、性能是否仍能保持下列特性:①不泛黄、不变色,或受热时泛黄变色,但在冷却后能恢复到测试前面料的色泽;②面料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不降低,仍能保持织物原有的断裂、撕破等强度指标;③不发硬、不熔化、不变质、不皱缩、不改变原织物的手感。

相关链接·收缩率、色牢度、耐热度的测试

1.收缩率测试

根据实验所需次数,准备规格为50cm×50cm的相应数量的面料试样,按照教材所述方法和步骤处理试样,将实验获得的数据经计算整理后填入表2-1中。

表2-1 原辅料性能测试结果汇总

2.色牢度测试

根据实验所需次数,准备规格为20cm×20cm的相应数量的面料试样,按照教材所述方法和步骤处理试样,将试样用GB 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对照,评判其色牢度等级,并将结果填入表2-1中。

3.耐热度测试

根据实验所需次数,准备规格为20cm×20cm的相应数量的面料试样,按照教材所述方法和步骤处理试样,将实验获得的数据和评判结果整理后填入表2-1中。

经过收缩率、色牢度、耐热度测试后的数据需及时通知技术、生产等部门,以作为后续工作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