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剪刀切削角度的优化设计

剪刀切削角度的优化设计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里仅对斜口剪的剪切过程、剪切受力、剪刃几何参数等加以分析,并介绍剪切力的计算方法。剪刃口锋利,剪刃容易挤压切入材料,有利于增大光亮带,而较大的剪刃前角γ,可增加刃口的锋利程度。反之,剪刃间隙较小时,材料中拉应力减小,裂纹的产生受到抑制,所以光亮带变大,而塌角、剪裂带等均减小。

剪刀切削角度的优化设计

剪切加工的方法很多,但其实质都是通过上、下剪刃对材料施加剪切力,使材料发生剪切变形,最后断裂分离。因此,为掌握剪切加工技术,就必须了解剪切加工中材料的变形和受力状况、剪切加工对剪刃几何形状的要求及剪切力的计算等基础知识。

冷作工在生产中使用较多是图3-22所示的斜口剪。这里仅对斜口剪的剪切过程、剪切受力、剪刃几何参数等加以分析,并介绍剪切力的计算方法。

1.剪切过程及剪断面状况的分析

剪切时,材料置于上、下剪刃之间,在剪切力的作用下,材料的变形和剪断过程如图3-23所示。

978-7-111-43764-2-Chapter03-28.jpg

图3-22 斜口剪剪刃几何形状

γo—前角 αo—后角

βo—楔角 s—剪刃间隙 φ—剪刃斜角

在剪刃口开始与材料接触时,材料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当上剪刃继续下降时,剪刀对材料的压力增大,使材料发生局部的塑性弯曲和拉伸变形(特别是当上、下剪刃间隙偏大时)。同时,剪刀的刃口也开始压入材料,形成塌角区和光亮的塑剪区,这时在剪刃口附近金属的应力状态和变形是极不均匀的。随着剪刃压入深度的增加,在刃口处形成很大的应力和变形集中。当此变形达到材料极限变形程度时,材料出现微裂纹。随着剪裂现象的扩展,上、下刃口产生的剪切裂缝重合,使材料最终分离。

978-7-111-43764-2-Chapter03-29.jpg

图3-23 剪切过程

图3-24所示为材料剪断面,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可以明显地分为塌角、光亮带、剪裂带和毛刺四个部分。塌角1的形成原因是当剪刃压入材料时,刃口附近的材料被牵连拉伸变形的结果;光亮带2由剪刃挤压切入材料时形成,表面光滑平整;剪裂带3则是在材料剪裂分离时形成,表面粗糙,略有斜度,不与板面垂直;而毛刺4是在出现微裂纹时产生的。

978-7-111-43764-2-Chapter03-30.jpg

图3-24 剪断面状况

1—塌角 2—光亮带 3—剪裂带 4—毛刺

剪断面上的塌角、光亮带、剪裂带和毛刺四个部分在整个剪断面上的分布比例,随材料的性能、厚度、剪刃形状、剪刃间隙和剪切时的压料方式等剪切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剪刃口锋利,剪刃容易挤压切入材料,有利于增大光亮带,而较大的剪刃前角γ,可增加刃口的锋利程度。

剪刃间隙较大时,材料中的拉应力将增大,易于产生剪裂纹,塑性变形阶段较早结束,因此光亮带要小一些,而剪裂带、塌角和毛刺都比较大。反之,剪刃间隙较小时,材料中拉应力减小,裂纹的产生受到抑制,所以光亮带变大,而塌角、剪裂带等均减小。然而,间隙过大或过小均将导致上、下两面的裂纹不能重合于一线。间隙过小时,剪断面出现潜裂纹和较大毛刺;间隙过大时,剪裂带、塌角、毛刺和斜度均增大,表面极粗糙。

若将材料压紧在下剪刃上,则可减小拉应力,从而增大光亮带。此外,材料的塑性好、厚度小,也可以使光亮带变大。

综合上面分析可以得出,增大光亮带,减小塌角、毛刺,进而提高剪断面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增加剪刀刃口锋利程度,剪刃间隙取合理间隙的最小值,并将材料压紧在下剪刃上等。

2.斜口剪剪切受力分析

根据斜口剪剪刃的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材料在剪切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如图3-25所示。(www.xing528.com)

978-7-111-43764-2-Chapter03-31.jpg

图3-25 斜口剪剪切受力分析

由于剪刃具有斜角φ和前角γo,使得上下剪刃传递的外力F不是竖直地作用于材料,而是与斜刃及前刀面成垂直方向作用。这样,在剪切中作用于材料上的剪切力F可分解为纯剪切力F1、水平推力F2及离口力F3。图3-25a所示为剪切力的正交分解情况,图3-25b和图3-25c所示为剪切力正交分解后的两面投影。

在剪切过程中,由于φ角的存在,材料是逐渐被分离的。若φ角增大,材料的瞬时剪切长度变短,可减小所需的剪切力;但从受力图上又可看出,φ增大,纯剪切力F1则减小,而水平推力F2增大,当φ角增大到一定数值时,将因水平推力F2过大,使材料从刃口中推出而无法进行剪切。因此,φ角的大小,应以剪切时材料不被推出为限。其受力条件为:

F2≤2F1f (3-1)式中 f——材料的静摩擦系数,一般钢与钢的静摩擦系数取f=0.15。由式(3-1)可以求出φ角的极限值:

F2=F1tanφ

F1tanφ≤2F1f

tanφ≤2f=0.30所以

φ≤16°42

同时,由于离口力F3的存在,剪切材料待剪部分将有向剪断面一侧滑动的趋势。尽管γ角增大有利于使剪刃口锋利,但过大的γo角将导致离口力F3过大,而影响定位剪切,这是必须限制γo角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由于水平推力F2和离口力F3的双向力的作用,在剪切过程中,被剪下的材料将发生弯扭复合变形,在宽板上剪窄条时尤其明显。故从限制变形的角度看,φ角和γo角亦不宜过大。

从图3-25c还可以看出,由于存在剪刃间隙,且剪切中随着剪刃与被剪材料接触面的增大,而引起F1F1力作用线的外移,将对材料产生一个转矩。为不便材料在剪切过程中翻转,提高剪切质量,就需要给材料施以附加压料力F4,如图3-25c所示。

3.斜口剪剪刃的几何参数

根据以上对剪切过程、剪断面状态和剪切受力情况的分析,并考虑实际情况与理想状态的差距,确定斜口剪剪刃几何参数如下:

(1)剪刃斜角φ 剪刃斜角φ一般在2°~14°。对于横入式斜口剪床,φ角一般为7°~12°对于龙门式斜口剪床,φ角一般为2°~6°。

(2)前角γo 前角γo是剪刃的一个重要几何参数,其大小不仅影响剪切力和剪切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剪刃强度。前角γo值一般可在0°~20°,依据被剪材料性质不同而选取。冷作工剪切钢材时,斜口剪γo值通常为5°~7°。

(3)后角αo 后角α的作用主要是减小材料与剪刀的摩擦,通常取αo=1.5°~3°。γo角与αo角确定后,楔角βo也就随之而定。

(4)剪刃间隙s 剪刃间隙s是为避免上下剪刀碰撞,减小剪切力和改善剪断面质量的一个几何参数。合理的间隙值是一个尺寸范围,其上限值称为最大间隙,下限值称为最小间隙。剪刃合理间隙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被剪材料的性质和厚度,见表3-2。各种剪切设备均附有很具体的间隙调整数据铭牌,可作为调整剪刃间隙的依据。

3-2 剪刃合理间隙的范围

978-7-111-43764-2-Chapter03-32.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