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验动物选择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实验动物选择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马、牛价格昂贵,所以很少用它们作为实验动物。狗的静脉与动脉血管容易显露,便于抽血和静脉给药及气管切开,连接导管,进行连续较长时间的采血检查。

实验动物选择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4.1.2.1 一般原则

动物实验能较全面、近似地反映人体的各种创伤效应,因而历来受到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实验动物应尽可能满足以下要求:破片在肌体内产生的创伤效应有较好的重复性;具有必要的伤道长度;皮肤强度尽可能接近人的皮肤;个体差异尽可能小;既经济又方便;体质健壮,食欲良好,皮毛光泽平顺,无急慢性疾病以及潜在性疾病;肌肉丰满、体态正常、四肢粗壮无畸形;步态稳健、反应灵敏,眼睛有神、鼻端较湿润,呼吸平衡无声。

4.1.2.2 各种动物的特点

1.马和牛

马和牛肌肉丰满,容易获得较长的伤道。但成年的马和牛,体大、笨重、不便操作和搬运,需要特殊的外科专用器械和实验设备。马和牛很难实施全麻。全麻期间和伤后复苏阶段,难于长时间进行观察。马的横膈膜尖拱,腹部脏器沉重,如长时间伏卧,必向下压迫肺叶,造成严重的肺积液和缺氧。牛是反刍动物,消化系统复杂,往往易引起腹部膨胀,并经常下意识地将反刍物质(半流质)反复地吐出和咽下,在麻醉状态下容易发生误吸的危险。马和牛的皮肤也比人的皮肤厚而坚实,差别很大。此外,马、牛价格昂贵,所以很少用它们作为实验动物。

2.羊

羊也属反刍动物,但实施全麻不像牛那样危险,对反刍鼓胀问题,只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即可避免致命危险,可以使用人身麻醉标准和器械。对强镇定剂和局部镇痛性神经阻断剂,配合使用的适应性很好。羊皮肤薄而柔软,比较接近人皮,但使用较大的羊,才能获得长伤道。

羊的性情温顺,不伤人,适应性较强,饲养方便,故使用较广泛。

3.狗(www.xing528.com)

狗属于哺乳纲、食肉目,已被驯化为家养动物,喜欢接近人,易于驯养,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稍加训练即能很好地配合各种实验。狗的静脉与动脉血管容易显露,便于抽血和静脉给药及气管切开,连接导管,进行连续较长时间的采血检查。狗的用药剂量和施行手术所用的器械均与人体相似,皮肤也与人较接近。但狗的皮下脂肪少而薄,容易产生皮下组织大面积撕离。狗毛对破片的射入也有影响,最好在实验时把受破片部位的毛剪掉。狗肢体肌肉不够丰满,为了得到较长的伤道,最好选用大狗。

4.猪

猪是饲养的家畜,其皮肤组织结构、血液学、血液化学的各种常数都与人相近似,性情较温顺,不伤害人。中等大小的猪,一般就能得到足够长度的肌肉伤道。对猪容易进行训练,可以施行各种全麻方法。猪伤后,在麻醉条件下,可以观察12 h以上。特别是猪的皮肤构造与人皮相似,毛稀疏,肢体短粗,肌肉丰满,能造成较严重的伤道,便于观察投射物伤的伤道变化。猪的来源广泛,价格较合理,故猪也是创伤研究较常用的动物之一。缺点是猪体型较大,笨重,不易搬运,饲养和伤后护理比狗困难。猪的血管不如狗容易显露,采血标本有一定困难,伤口包扎也不易牢固,不太适合于作较长期观察。

5.兔和猫

这两种动物容易获得,易饲养,故常被用在医学研究中的急慢性实验中。在早期的创伤研究中,也曾被选用,但其体型太小,目前已很少采用。

6.大白鼠

实验室用的大白鼠是褐家鼠的白化变种,性情较凶猛、抗病力强,对外环境适应性强,成年鼠很少患病;一般情况下侵袭性不强,可在一笼内大批饲养,也不会咬人。医学上常用于神经-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药物学、肿瘤传染病、行为表现、放射医学、肝脏外科等方面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