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Voronoi图的优化方法

基于Voronoi图的优化方法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献考虑了采用基于Voronoi图来实现传感器自部署。图10-6给出了3个Voronoi图。现有基于Voronoi图的算法仅在节点对准方法上有所区别。图10-6 基于Voronoi图的方法a)初始分布 b)瞬时分布 c)最终分布参考文献研究了机器人网络中的覆盖控制问题。它还负责Voronoi区内的测量工作。Voronoi多边形的质心可通过高斯密度函数进行计算,该函数代表远离源的位置监测能力降低。机器人向对应Voronoi多边形的质心运动。由于Voronoi图构建需要进行全局计算,因而这种方法消息开销大。

基于Voronoi图的优化方法

文献(Heo and Varshney,2005;Wang et al.,2004a;Cortes et al.,2004)考虑了采用基于Voronoi图来实现传感器自部署。Voronoi图(Aurenhammer and Klein,XXXX)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计算几何结构。它使用给定节点p1,…,pn将平面分为n个Voronoi区。每个区仅包含一个作为生成节点的节点。节点pi的Voronoi区Vi是比其他节点更靠近pi的点区。也就是说,Vi={qQ|‖q-pi‖≤‖q-pj‖,∀jj},其中Q代表整个平面。图10-6给出了3个Voronoi图。

基于Voronoi图的自部署方案思路非常简单:通过尽可能使其传感器的感知范围对准其Voronoi区,传感器运动的目标是实现其局部未覆盖面积最小化(等价于说,最大化其感知有效面积)。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包括多轮对准,且当无法实现更大增益(如参考文献(Heo and Varshney,2005)中的效用增益和参考文献(Wang et al.,2004a)中的覆盖增益)时终止。现有基于Voronoi图的算法仅在节点对准方法上有所区别。在参考文献(Heo and Varshney,2005)中,节点移动到能够实现效用指标最大化的点处,该点被定义为节点有效面积与节点生存时间估计值的乘积。在参考文献(Wang et al.,2004a)中,节点向最远的Voronoi顶点运动通信范围的一半,或到达所谓的极大极小点。在参考文献(Cortes et al.,2004)中,节点移动到其Voronoi多边形的加权质心。下面,我们详细说明参考文献(Cortes et al.,2004)中的工作。

978-7-111-36827-4-Chapter10-9.jpg

图10-6 基于Voronoi图的方法

a)初始分布 b)瞬时分布 c)最终分布(www.xing528.com)

参考文献(Cortes et al.,2004)研究了机器人网络中的覆盖控制问题。机器人的覆盖能力可由一个位置和预期效用的函数来定义。简单起见,我们考虑仅包含一个源,实现源的组总覆盖最大化。区域覆盖仍然非常重要,因为效用函数代表了机器人网络覆盖源附近事件的能力。假定每个机器人知道其自身和其Voronoi邻居的位置。它还负责Voronoi区内的测量工作。目标是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实现检测概率最大化。例如,某个事件的检测概率可能会随着到事件的平方距离增大而降低。

机器人从最初位置运动到能够优化其集体监测能力的最终位置。提出的算法(Cortes et al.,2004)是以迭代方式运行的。当机器人移动时,它更新其Voronoi多边形。Voronoi多边形的质心可通过高斯密度函数进行计算,该函数代表远离源的位置监测能力降低。因此,每个Voronoi多边形中的这些加权质心,比Voronoi多边形的几何中心(它位于当前机器人位置)更接近源。这些位置也与相邻机器人的位置有关。机器人向对应Voronoi多边形的质心运动。它们预计在最终位置融合。在图10-6的实例中,源用黑星标记。机器人的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如图10-6a和图10-6c所示,图10-6b给出了瞬时节点分布。

基于Voronoi图的方法,需要反复构建Voronoi图,来反映节点的运动。由于Voronoi图构建需要进行全局计算,因而这种方法消息开销大。为了避免振荡(即在几个点之间来回移动),在这些算法中,节点根据特定策略,需要及早停止运动。但是,及早停止运动可能会带来覆盖冗余和形成空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