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代纸币版式设计的分析与推测

金代纸币版式设计的分析与推测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此为依据,可知金代纸币同等面值采用相同版式设计,另通过花栏纹饰不同来区别面值的大小。图4贞祐宝券与圣旨回易交钞版拓片通过对交钞版和贞祐宝券钞版花栏的反复对比分析,笔者推测:金代纸币均采用单版单色印刷,为了便于区分不同面值的纸币,采用了以不同花纹为栏的方法。这点说明,金代纸币在更简洁的版式设计中体现出更多的功用。

金代纸币版式设计的分析与推测

文献表明,宋代钞版都是由多块小版竖排拼合而成,采用了复杂的多版多色套印技术。金代在宋代钞版基础上,对钞版版式加以改进,由多版变单版,版式设计更为简单,尤其到金后期取消了纸币区域限制改发合同交钞时,合同印也没有采取印刷后加盖印章的方式,而是直接铸造在钞版上,这样的设计提高了纸币印刷、发行效率,简化了纸币印刷、发行管理的程序。金代纸币皆为竖版,版式设计多以花为栏,花栏上铸贯例,左有工墨钱及禁伪、兑换法律条文;栏内上部从左至右为篆文禁伪律法、字料、面值、字号、篆文赏格,下部是印制部门、兑换部门、禁伪律法、赏格、时间、管理者官职、书押和期限等信息。

现存金代钞版按照版式不同主要分为以下4种:无合同交钞版、有合同交钞版、贞祐宝券钞版和兴定宝泉钞版。

无合同交钞版主要有山东东路壹拾贯交钞版、陕西东路壹拾贯交钞版(2块)、北京路壹伯贯交钞版及平州伍拾贯交钞版(见图2[1])。这5块钞版在版式设计上都相同,除贯例、发行区域不同外,从图中能看出大面值的钞版贯例书写方向与小面值钞版相反;此外,外栏花纹有所变化。经过对比可以发现,壹拾贯钞版花栏为莲花纹,且不同地区的钞版花纹布局相同。伍拾贯钞版为花凤纹,壹伯贯钞版为云鹤纹。以此为依据,可知金代纸币同等面值采用相同版式设计,另通过花栏纹饰不同来区别面值的大小。

图2 无合同交钞版拓片

有合同交钞版主要有陕西东路壹拾贯五合同交钞版及壹拾贯交钞残版(见图3[5])。残版虽不全,但合同印清晰可见。合同印直接与钞版一体浇铸而成。有合同交钞版版式与无合同交钞钞版区别在于贯例、地域及有无合同印,这两块版的花栏也为莲花纹,可以印证前文的推测。

图3 有合同交钞版拓片(www.xing528.com)

贞祐宝券钞版共有3块[见图4(a)、(b)、(c)[5]],分别为2块伍贯版和1块伍拾贯版,它们与交钞版版式相比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在栏内上部横书“贞祐宝券”;其次,伍贯版以动物纹为栏,伍拾贯版采用了不同于莲花的花纹,这与前制有所不同;最后,在两块伍贯钞版中,一块在字料字号上方有浅槽并含有一个活字“輶”,另外一块在字料字号上方和官职书押处有方孔(见图1)。此孔槽皆用于镶嵌活字,作为编号或他用。通过改变活字可以印制不同编号的纸币,提高了纸币的防伪性能,利于纸币的管理。由此可见,贞祐宝券采用了活字印刷术。大面值的贞祐宝券版式上略有变动,与近年发现的圣旨回易交钞版[见图4(c)]版式略同。与伍贯贞祐宝券相比,伍拾贯版、圣旨回易交钞版以花纹为栏,外栏上部以五对交叉钱贯、银铤做图案,这两处变化均体现出纸币面值的不同(见图4)。

图4 贞祐宝券与圣旨回易交钞版拓片

通过对交钞版和贞祐宝券钞版花栏的反复对比分析,笔者推测:金代纸币均采用单版单色印刷,为了便于区分不同面值的纸币,采用了以不同花纹为栏的方法。小面值交钞采用莲花纹,大面值的交钞则采用花(云)鸟花纹;贞祐宝券的不同面值也采用了动物纹与花纹来区分。这点说明,金代纸币在更简洁的版式设计中体现出更多的功用。

兴定宝泉贰贯闻省钞版(见图5[5])版式与前三者均不相同。首先,该版不再上书贯例,而是以两贯钱币的图案代替,贯例书于纸币名称之下;其次,该版没有花栏,以单线条作框,下部用花纹作为圆周外围图案,用于防伪,钞版设计更为简洁、美观;最后,流通区域以非常清晰的方式单独出现在纸币版式中。

图5 兴定宝泉贰贯闻省钞版拓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