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铅蓄电池的结构解析

铅蓄电池的结构解析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铅蓄电池一般由3个或6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结构如图7-1所示。在每个单格电池中,正极板的片数要比负极板少一片,这样每片正极板都处于两片负极板之间,可以使正极板两侧放电均匀,避免因放电不均匀造成极板拱曲。壳体上部使用相同材料的电池盖密封,电池盖上设有对应于每个单格电池的加液孔,用于添加电解液和蒸馏水,以及测量电解液密度、温度和液面高度。

铅蓄电池的结构解析

电池一般由3个或6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结构如图7-1所示。

图7-1 铅蓄电池结构图

1—负极柱;2—加液孔盖;3—正极柱;4—穿壁连接;5—汇流条;6—外壳;7—负极板;8—隔板;9—正极板

1.极 板

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分,蓄电池充、放电的化学反应主要是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进行的。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均由栅架和活性物质组成。

栅架的作用是固结活性物质,一般由铅锦合金铸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蚀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为了降低蓄电池的内阻,改善蓄电池的启动性能,有些铅蓄电池采用了放射形栅架,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呈深棕色;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的纯铅(Pb),呈青灰色。将活性物质调成糊状填充在栅架的空隙里并进行干燥即形成极板。

将正、负极板各一片浸入电解液中,可获得2 V左右的电动势。为了增大蓄电池的容量,常将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在每个单格电池中,正极板的片数要比负极板少一片,这样每片正极板都处于两片负极板之间,可以使正极板两侧放电均匀,避免因放电不均匀造成极板拱曲。(www.xing528.com)

2.隔 板

隔板插放在正、负极板之间,以防止正、负极板互相接触造成短路。隔板应耐酸并具有多孔性,以利于电解液的渗透。常用的隔板材料有木质、微孔橡胶和微孔塑料等。其中,木质隔板耐酸性较差,微孔橡胶隔板性能最好但成本较高,微孔塑料隔板孔径小、孔率高、成本低,因此被广泛采用。

3.电解液

电解液在蓄电池的化学反应中,起到离子间导电的作用,并参与蓄电池的化学反应。电解液由纯硫酸(H2SO4)与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其密度一般为1.24~1.30 g/cm³。

电解液的密度对蓄电池的工作有重要影响,密度大,可减少结冰的危险并提高蓄电池的容量,但密度过大,黏度增加,反而降低蓄电池的容量,缩短使用寿命。电解液密度应随地区和气候条件而定。另外,电解液的纯度也是影响蓄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4.壳 体

壳体用于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应该耐酸、耐热、耐震。壳体多采用硬橡胶或聚丙烯塑料制成,为整体式结构,底部有凸起的肋条以搁置极板组。壳内由间壁分成3个或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各单格之间用铅质链条串联起来。壳体上部使用相同材料的电池盖密封,电池盖上设有对应于每个单格电池的加液孔,用于添加电解液和蒸馏水,以及测量电解液密度、温度和液面高度。加液孔盖上的通风孔可使蓄电池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顺利排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