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光固化3D打印技术(SLA)优化方案

光固化3D打印技术(SLA)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固化立体成型工艺又称立体光刻成型工艺。SLA工艺以光敏树脂作为材料,采用材料逐层叠加原理,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紫外激光对液态的光敏树脂进行扫描从而让其逐层凝固成型,SLA工艺能以简洁且全自动的方式制造出精度极高的几何立体模型。图3-1是SLA工艺的基本原理。SLA工艺成型效率高,系统工作也相对稳定。此外,使用SLA 成型的模型还需要进行二次固化,后期处理相对复杂。

光固化3D打印技术(SLA)优化方案

光固化立体成型工艺(Stereolithography Apparatus,SLA)又称立体光刻成型工艺。该工艺最早由Charles W.Hull于1984年提出并获得美国国家专利,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生物印刷技术之一。Charles W.Hull 在获得该专利两年后便成立了3D Systems 公司,并在1988年最先推出了商业化产品,之后SLA工艺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应用。SLA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出现最早、研究最为深入、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3D 打印技术工艺。

SLA工艺以光敏树脂作为材料,采用材料逐层叠加原理,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紫外激光对液态的光敏树脂进行扫描从而让其逐层凝固成型,SLA工艺能以简洁且全自动的方式制造出精度极高的几何立体模型。图3-1是SLA工艺的基本原理。

(www.xing528.com)

图3-1 SLA工艺的基本原理

在树脂液槽中盛满透明、有黏性的液态光敏树脂,它在紫外激光束的照射下会快速固化。成型过程开始时,可升降的工作台处于液面下一个截面层厚的高度。聚焦后的激光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按照截面轮廓的要求,沿液面进行扫描,使被扫描区域的树脂固化,从而得到该截面轮廓的塑料薄片。SLA工艺成型效率高,系统工作也相对稳定。虽然SLA工艺尺寸精度高,可以做到微米级别,但是成型的尺寸也有很大的限制,不适合制备体积大的物件,比较适合做小件及较精细件;成型件的材料价格较昂贵,强度、刚度、耐热性有限,不利于长时间保存;而且光敏树脂对环境有污染,会使人体皮肤过敏。光敏树脂固化后较脆,易断裂,所以需要设计工件的支撑结构,以便确保在成型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结构部位都能可靠定位,支撑结构需在未完全固化时手工去除,容易破坏成型件,成型件易吸湿膨胀,抗腐蚀能力不强。此外,使用SLA 成型的模型还需要进行二次固化,后期处理相对复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