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专利并非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实力?

企业专利并非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实力?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们的专利虽然多,但真正可以用于维权的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并不多,最多属于从属专利或者是专利池专利。为方便出口,澳大利亚商人在山东找了一家企业代加工,并委托企业与专利权人结算每月的专利许可使用费。上述事例告诉我们,企业拥有专利,并不代表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

企业专利并非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实力?

专利,是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现实表现,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必须拥有专利。但企业拥有专利,并不一定拥有核心竞争力。2012年初,我到成都高新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服务。这家企业负责人,是国家通过千人计划从国外引进的一名高级专家,他告诉我,他们企业是一家以交钥匙工程转化成果为主要业务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有点像工程技术服务中心。技术转让和技术工程总承包是企业主要的收入来源。2011年实现收入2亿多元,没用高新区一寸土地,只用了高新区2000多平方米的写字楼,就为高新区贡献税收1000多万元。由于这家企业的海外背景和主要由科技人员组成,因此,十分重视专利的申请,每年申请授权的专利都有10多个。但在实践中,他们经常发现,由他们发明并申请了专利甚至是发明专利的技术转让项目,一旦转让出去后,很快就有人仿造。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的专利法制环境较差导致的。后来听说我指导一家企业到天津打赢了知识产权官司,于是邀请我去看看。我去看了后,发现该公司一是技术承包工程合同签约不规范,对知识产权缺乏明确的约定;二是申请的专利质量差,权利要求书写得太简单,漏洞多,不容易维权。我邀请了一家专事专利维权的律师事务所,他们分析后也赞同我的观点。该企业虽然有几十项专利,但专利的权利要求书写得不缜密,保护范围不严密,漏洞百出,别人侵权很难以维权追究。他们的专利虽然多,但真正可以用于维权的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并不多,最多属于从属专利或者是专利池专利。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2005年底,我刚回科技局当局长时,到一家搞人造石头的企业去调研,该企业负责人拿出了30多本专利证书,什么“一种淡黄色的人造大理石”“一种深蓝色人造大理石”“一种紫红色人造大理石”等。企业负责人怨声载道,抱怨中国的专利制度和执法环境,认为申请专利公开了自己的技术,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容易仿造,已经对专利失去了信心。我仔细研究了这些专利的权利要求书,发现写得过于简单很不规范如什么是紫红色?什么是深蓝色等,缺乏明确的标准,很难维权。企业问:那这些专利又怎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了呢?我告诉他,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形式审查专利制度,只要形式审查合格,就可以授权。即使发明专利进行的实质审查,也只是审查专利的三性(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至于你的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是否科学,是否涵盖了该项专利保护的全部范围,只有专利申请人和代理人才明白。该企业申请了那么多专利还不能维权,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该企业认为专利越多越有核心竞争力,把专利数量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划等号;二是选择的代理机构不专业,不是从企业利益出发,而是只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代理越多,收的代理费就越多,没有从维权角度研究专利。我认为,在人造石头上,把四个专利写好了,就能很好保护自己,一是“一种人造石头的制造方法”,二是“一种人造石头”,三是“一种有色的人造石头”,四是“一种天然色彩的人造石头”,几乎包括了人造石头的方方面面。只要权利要求书写好了,就能很好地保护和支撑人造大理石这一产业。后来,在我的影响下,他又发明了一种消音的软质材料,请了一家有实力、经常打知识产权官司的代理人为其代理。代理人深入企业,与他反复沟通,并从侵权者的角度反复揣摩,不断的讨论,最后以“一种新型消音软质材料”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专利证书后,独占许可给一位从事消音软质材料进出口业务的澳大利亚商人,方法是:允许澳大利亚商人独占生产销售此材料,先支付50万元入门费,以后每生产1平方米,再支付专利许可使用费2.5元,每月结算一次。为方便出口,澳大利亚商人在山东找了一家企业代加工,并委托企业与专利权人结算每月的专利许可使用费。在专利权人的指导下,山东代加工企业购置设备,生产出了合格产品专供澳大利亚商人出口。每月结算的专利许可使用费,从最初的每月2万多元增加到如今的每月20多万元。山东那家代加工企业组织了很多专家研究,希望绕过该专利的保护范围都没有成功,几年过去了,都还乖乖的按时结算专利许可使用费。当然,整个产业链由澳大利亚商人通过销售和专利控制,他也合理分配了链条中各环节的利润,让代加工者也保持了行业平均利润,有钱大家赚,才赚得长久。因此,不要抱怨中国的专利制度和执法环境,而要首先检讨你的专利质量太差,难以维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更取决于企业拥有核心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核心专利主要是指那些权利要求书写得非常缜密容易维权的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那些只为授权,不为打官司,权利要求书粗制滥造、过于狭窄的专利,不管是发明,还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都不是核心专利,仅能作为从属于核心专利的从属专利、荣誉专利、任务专利。

上述事例告诉我们,企业拥有专利,并不代表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只有那些具备核心竞争力专利的企业,才具有核心竞争力。在这里,有必要对专利进行一个新的认识。在专利辞典里,只有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但在现实生活中,从专利申请的目的和用途来分,我将专利又分为核心专利、荣誉专利、任务专利。

核心专利是指权利人为了实现专利的独占功能,为专利技术或产品独占市场而申请的专利。这类专利,不仅追求授权,更强调维权。专利的权利要求书非常缜密,要求代理人经验丰富,多数应当经过专利诉讼代理的实战,写作时就要求充分考虑侵权者可能从那个角度、从哪些方面侵权,就要把方方面面考虑到。一旦对方侵权,提起诉讼权利人胜诉概率大,不易被对方作无效处理,不易让对手轻易跳出保护范围而不受到处罚。这类专利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专利,一般由有经验的专利代理人代理,代理费用较高,一般发明专利每个5000元以上、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每个2000元以上。

任务专利主要是为了完成某种目标任务而申请的专利,如要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复审,企业要完成6个专利;专家要完成项目结题,课题组要申请2~3个专利;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专利目标考核任务而申请的专利等,我认为都叫任务专利。这类专利,只为申请授权完成任务,而不求维权独占市场。(www.xing528.com)

荣誉专利主要是指一些单位为提高企业产品的声誉和影响力,如用专利作宣传使用,增加与竞争对手的加分项目而申请;还有的就是一些人想在升学就业、晋级、评定职称时增加筹码而申请,以炫耀和宣传为目的,只为申请授权,不求维权独占市场。最近我接待一个生产导热油的石化企业,经他实践创新,他生产的导热油耐高温、质量好,在生产工艺和配方上有很多独到之处。他想申请专利,但我认为这些独特的工艺和配方,用商业秘密保护更恰当。他告诉我,他不会把核心部分透露,想申请几个专利主要是为了打广告用。后来在专利代理机构的协助下,他申请并获得了7个专利授权。他开始在包装上加印“专利产品、侵权必究”,他的产品销量迅速上升。这就是为了获得社会对专利产品的认同而申请专利,增加与对手的竞争力和社会可信度,进而提高销售量的竞争策略。

以上述目的申请的专利,我认为就叫荣誉专利或任务专利,或者叫做从属专利或专利池专利。这类专利,只图数量,不图质量,发明人可以自己执笔申请,也可以请代理机构协助申请,但费用应当较低。

企业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合理布局核心专利和从属专利。全部为核心专利,代理机构费时费力,费用很高。由于数量少,维权时极易被对手提起无效诉讼,影响法院审理程序。全部为从属专利,维权时对手极易找到漏洞轻易无效诉讼成功,失去了专利的保护价值。最理想的办法是核心专利和从属专利打组合拳。这样,既可以减少申请费用,又可以增加维权筹码。因为申请授权专利产生的许多费用,各级政府都有减免和补助。而提起无效诉讼产生的费用,必须由提起者全额支付。打组合拳时,用核心专利打头阵,从属专利作补充,由于专利数量多,对方不敢轻易提起无效诉讼而选择坐下来谈判,进而实现维权独占市场,提高赔偿额的目的。因此,核心专利一定是一个专利群,单一的一个或几个专利,是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

当然,企业要形成好的核心竞争力,按照“办事不养人、拿钱买服务”的原则,可以选择一个专利代理实力强、有专利诉讼经验的代理机构长期合作,将企业的知识产权事务实行托管,把这个代理机构变成自己不付工资,按绩付酬的专利事务部,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作长期规划、全面筹划、科学布局。主要代理以下业务:一是协助企业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制度标准的贯标工作,科学合理的避免侵权风险,并督促实施。二是对企业员工进行知识产权培训,形成“发明有奖、侵权必究”的氛围。三是参与企业科技创新的全过程。研发前主动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专利分析报告,方便研发人员站在专利的基础上再创新;研发中主动与企业科技人员一起寻找科技创新的发明点,进行专利申请筹划,有偿代理核心专利的申请,指导企业科技人员申请一批从属专利,确保任务专利的完成;研发结束后主动协助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维权,按标准收取维权费用。四是协助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审查技术服务合同、职工就业合同、辞退合同、保密协议等,防患于未然,确保“侵权必究、诉讼必赢”,增加胜诉概率。当然,在进行知识产权外包服务时,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不要正面预防了虎,后面却引进了狼,避免埋下后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