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场效应管的检测和替换技巧

场效应管的检测和替换技巧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6-7常规贴片式场效应管电极常规贴片式场效应管的电极。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电极的检测。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检测。

场效应管的检测和替换技巧

一、场效应管引脚的识别与检测

场效应管有3个电极,分别是栅极G、漏极D、源极S。不同品种、型号、功能、封装、厂家的场效应管,其引脚的排列方式不尽相同,要测试、安装和调试场效应管,必须能够识别出其3个电极。

1.场效应管电极的识别

(1)根据型号标识查阅相关资料。一般场效应管上都有型号,查阅半导体手册或在互联网上搜索即可得到其引脚排列。如图3.6-4所示,该场效应管的型号为2N7000,查询资料如图3.6-5所示,将引脚朝下,印有型号的面朝向自己,此时场效应管的引脚从左向右依次为S、G、D。

图3.6-5 2N7000场效应管资料节选

图3.6-4 2N7000场效应管

(2)常规通孔式场效应管的电极。如图3.6-6所示,一般情况下,将场效应管引脚朝下,型号面朝向自己,引脚从左向右依次为G、D、S,有散热片的大功率场效应管,与散热片相连的一般是D极。

图3.6-6 常规通孔式场效应管电极

图3.6-7 常规贴片式场效应管电极

(3)常规贴片式场效应管的电极。如图3.6-7所示,将贴片式场效应管型号面朝向自己,有一个引脚的边朝上,此引脚(一般比其他引脚大)为D极,下边的两脚从左向右依次为G、S。(www.xing528.com)

2.结型场效应管的检测

(1)结型场效应管电极的检测。

1)电阻挡检测。根据结型场效应管的PN结正、反向阻值不一样、漏极和源极可互换的特点,可以判别出结型场效应管的3个电极以及沟道类型。

将数字万用表量程开关置于电阻量程4kΩ挡。红表笔接结型场效应管的任一个引脚,黑表笔依次去接其余的两个引脚,测量出其阻值。当出现两次测得的阻值基本相等且为数千欧时,说明测量的是PN结的正向电阻,判定为N沟道场效应管,红表笔接的引脚是栅极G,其余两个引脚分别为漏极D和源极S;若两次测出的阻值均为OL,说明测量的是PN结的反向电阻,可以判定是P沟道场效应管,红表笔接的引脚是栅极G,其余两个引脚分别为漏极D和源极S。如果一次为数千欧、一次为OL,表明此时红表笔连接的不是栅极G,应改换连接其他引脚重新检测,直到找到栅极G。

2)二极管和电路通断挡检测。将数字万用表置于二极管和电路通断量程并按SEL/REL键选择二极管挡。红表笔接结型场效应管任一引脚,用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引脚,如果两次测量结果均为几百毫伏,说明红表笔连接的引脚是栅极G,判定为N沟道场效应管,其余两个引脚分别为漏极D和源极S;如果两次均显示OL,则说明红表笔连接的是栅极G,判定为P沟道场效应管,其余两个引脚分别为漏极D和源极S;如果一次为几百毫伏、一次为OL,表明此时红表笔连接的不是栅极G,应改换引脚重新检测,直到判断出栅极G。

(2)结型场效应管的检测。将数字万用表量程开关置于电阻量程400Ω挡,测量源极S与漏极D之间的阻值,通常在几百欧到几千欧,如果阻值大于正常值,可能是内部接触不良;如果阻值是无穷大,可能是内部断路。

再将数字万用表量程开关置电阻量程4kΩ或更高挡,测量栅极G与源极S、栅极G与漏极D之间的阻值,正常情况均为无穷大;若某一阻值太小,则表明结型场效应管损坏。

3.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检测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栅源极间电容非常小,极易受到外界电磁场或静电感应的影响而带电,少量的电荷就可在极间电容上形成较高的电压而损坏场效应管,所以检测时一定要做好静电防护。

(1)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电极的检测。将数字万用表量程开关置于电阻量程400Ω或更高挡,红表笔接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任一个引脚,黑表笔依次去接其余的两个引脚,测量出其阻值。当出现某一引脚与其他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都是无穷大,则此引脚是栅极G。

测量源极S和漏极D之间的正、反向电阻,正常应为几百欧至几千欧,其中阻值较小的那次,红表笔接的是源极S,黑表笔接的是漏极D。

(2)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检测。将数字万用表量程开关置于电阻量程4kΩ或更高挡,测量绝缘栅型场效应管任意两引脚的正、反向阻值。如果出现两次阻值接近于零,表明绝缘栅型场效应管已损坏;如果只有一次阻值为几百欧至几千欧,其余都是无穷大,则说明绝缘栅型场效应管基本正常。

二、替换

场效应管损坏后,应选用相同型号、相同参数的场效应管进行替换,如果没有相同型号、相同参数的场效应管,可选用性能参数接近的场效应管进行替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