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双极型三极管的性能表现

探究双极型三极管的性能表现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的基极电流IB,可以得到不同的输出特性,所以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簇曲线。即输出特性充分反映了双极型三极管的以小控大作用。图1.233DG6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观察图1.22还可看出,输出特性曲线上划分出了放大、截止和饱和三个工作区域。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的显著特点是发射结和集电结均为反向偏置。

探究双极型三极管的性能表现

1.输入特性

图1.21所示实验电路是最常用的共发射极接法的放大电路。当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电压UCE为常数时,输入电路中的基极电流IB与发射结端电压UBE之间的关系曲线为IB=f(UBE),把这种关系曲线描绘出来,就是三极管的输入特性。

图1.21 测量三极管特性的实验电路

假如所测三极管是硅管,当UCE≥1V时,集电结已反向偏置,并且内电场已足够大,而基区又很薄,足以把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绝大多数载流子拉入集电区。继续增大UCE并保持UBE不变时,则IB基本稳定。即UCE>1V以后的输入特性曲线基本上与UCE=1V的特性相重合。因此,通常以UCE≥1V的一条输入曲线作为三极管的输入特性,如图1.22所示。

由图1.22可以看出,三极管的输入特性与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相似,也存在一段死区。只有在发射结外加电压大于死区电压时,三极管才会产生基极电流IB。和二极管一样,硅管的死区电压约为0.5V,锗管的死区电压不超过0.2V。在正常工作情况下,NPN型硅管的发射结电压UBE典型值为0.7V,PNP型锗管的发射结电压UBE典型值为0.3V。

2.输出特性

三极管的基极电流IB为某一常数时,输出回路中集电极电流IC与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CE之间的关系特性IC=f(UCE)称为输出特性。不同的基极电流IB,可以得到不同的输出特性,所以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簇曲线。

当IB=100μA时,在UCE超过一定的数值 (约1V)以后,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多数载流子数量大致一定。这些多数载流子的绝大多数被拉入集电区而形成集电极电流,以致产生当UCE继续增高时,集电极电流IC也不再有明显的增加,集电极电流不随UCE的增大而变化的现象,说明集电极电流在三极管电流放大时具有恒流特性。

当基极电流IB减小时,如IB=80μA、IB=60μA、…、IB=20μA等情况下,对应的集电极电流IC也随之减小,输出特性曲线依次下移,如图1.23所示。(www.xing528.com)

图1.22 三极管的输入特性

特性曲线中IB是微安级,IC是毫安级,不同的基极电流对应不同的集电极电流,但是集电极电流要比基极电流变化大得多。当基极电流减小到零时,集电极电流也基本为零。即输出特性充分反映了双极型三极管的以小控大作用。

图1.23 3DG6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观察图1.22还可看出,输出特性曲线上划分出了放大、截止和饱和三个工作区域。

(1)放大区。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的是放大区。放大区有两个特点:一是三极管在放大区遵循IC=βIB,即集电极电流IC的大小主要受基极电流IB的控制;二是随着三极管输出电压UCE的增加,曲线微微上翘。这是因为UCE增加时,基区有效宽度变窄,使载流子在基区复合的机会减少,在IB不变的情况下,IC将随UCE略有增加。若要三极管工作于放大区,必须遵循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外部设置原则。

(2)截止区。输出特性中IB=0以下区域称为截止区。在截止区内,NPN型硅管UBE<0.5V时,就开始了截止,但为了截止可靠,常使UBE≤0。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的显著特点是发射结和集电结均为反向偏置。

(3)饱和区。当UBE<UCE时,三极管的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正向偏置,此时三极管工作于饱和状态。在饱和区,IB的变化对IC的影响较小,两者不再符合以小控大的β倍数量关系。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的显著特点是发射结和集电结均为正偏,通常UCE<1V。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