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几何公差第一法则与平面度控制详解

几何公差第一法则与平面度控制详解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ASME Y14.5的第一法则中,尺寸公差可以控制特征的形状。图4-20所示是按照几何公差第一法则定义了两个相对应平面的中心面的平面度。在此例中,中心面由RFS修正的平面度控制等于表面粗糙度控制。当MMC修正时,平面度公差能应用尺寸公差的补偿公差,取得一个优化的、变化的表面粗糙度控制。这是平面度较传统表面粗糙度在控制平面情况下的一个优势。

几何公差第一法则与平面度控制详解

在ASME Y14.5的第一法则中,尺寸公差可以控制特征的形状(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这也是GD&T中的包容原则的要求,就是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为理想边界,即零件在最小实体时对应的是相应的形状公差值,当零件从最小实体尺寸变化到最大实体尺寸时,形状公差相应变小。这个最大实体包容边界也是装配边界。如果是独立原则,需要使用符号Ⓘ修正。

在ISO 8015中也有包容原则的定义,解释的方式与ASME Y14.5相同,只是在标注方式上有区别。ISO中使用符号Ⓔ表示包容原则,默认为独立原则,也就是在默认情况下的最大包容边界需要加上相应的形状公差。

图4-20所示是按照几何公差第一法则定义了两个相对应平面的中心面的平面度。平面度在0.04mm的公差带内。这个0.04mm的平行平面公差带位于固定的尺寸公差0.11mm(=16mm-15.89mm)定义的平行面公差带内(包容原则,尺寸公差控制形状公差-平面度公差)旋转或平移。

这两个平面特征的中心面上的单个波峰波谷不能超出0.04mm的范围,并且整个面的全域变差也不能超出0.11mm这个范围。但是当实际加工尺寸趋向于16.00mm(MMC)时,这个中心面波峰波谷必须更加平坦(表面粗糙度值更小,平面度要求更严),当尺寸为16.00mm时,意味着这个中心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为理想状态的平面,也就是最大实体状态的理想状态。在此例中,中心面由RFS修正的平面度控制等于表面粗糙度控制。当MMC修正时,平面度公差能应用尺寸公差的补偿公差,取得一个优化的、变化的表面粗糙度控制。这是平面度较传统表面粗糙度在控制平面情况下的一个优势。

978-7-111-54292-6-Chapter04-19.jpg

图4-19 平面度控制一个平面(www.xing528.com)

978-7-111-54292-6-Chapter04-20.jpg

图4-20 平面度与几何公差第一法则(包容原则)

在图4-21中,两种平面度的标注方式是为了弥补测量时无法实现理想测量的原因,是一种提高测量可重复性的标注方式。整体平面特征上是0.3mm的两个平行面公差带,在平面上的每25mm×25mm或者φ25mm的区域内要求更严格的0.05mm的平面度公差带。

978-7-111-54292-6-Chapter04-21.jpg

图4-21 平面度与独立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