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冷暖型空调器的制冷与制热原理

冷暖型空调器的制冷与制热原理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较图1-2和图1-1不难看出,冷暖型空调器的制冷系统较单冷型空调器主要增加了四通阀、辅助毛细管和单向阀。一般认为,只有具有热泵制热功能的空调器才能算是真正的冷暖型空调器,为了保证在寒冷环境下也具有较好的制热效果,一般会在冷暖型空调器中增加电热制热装置。当冷暖型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其制冷系统结构及制冷剂循环途径如图1-3所示。

冷暖型空调器的制冷与制热原理

1.冷暖型空调器的制冷原理

冷暖型空调器具有制冷和制热双重功能。当冷暖型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其制冷系统结构及制冷剂循环途径如图1-2所示。比较图1-2和图1-1不难看出,冷暖型空调器的制冷系统较单冷型空调器主要增加了四通阀、辅助毛细管和单向阀。

978-7-111-46895-0-Chapter01-4.jpg

图1-2 冷暖型空调器的制冷系统结构及制冷剂循环途径(在制冷模式时)

冷暖型空调器的制冷原理如下:

压缩机运行时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将其压缩后从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由管口1进入四通阀,再从管口4输出送到室外热交换器(制冷时相当于冷凝器),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冷却而液化成中温、高压液体;中温、高压液体经干燥过滤器后进入细长的毛细管,从毛细管出来后又进入阻力小的单向阀(辅助毛细管对制冷剂阻力较大,制冷剂通过量很少),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单向阀流出后,经过二通截止阀进入室内热交换器(制冷时相当于蒸发器),在室内热交换器中汽化变成气态。液态制冷剂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室内热交换器温度降低,在室内机风扇的作用下,室内空气穿过室内热交换器时被冷却而吹出冷风。从室内热交换器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经三通截止阀后进入四通阀的管口2,然后从管口3出来进入储液器,然后又被压缩机吸入、压缩,开始下一次制冷循环。

2.冷暖型空调器的制热原理

冷暖型空调器不但可以制冷,还可以制热,其制热有热泵制热和电热制热两种方式,热泵制热是利用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冷凝时放热来实现制热的,电热制热是利用电热装置(如电热丝或电热管等)直接通电发热来实现制热的。一般认为,只有具有热泵制热功能的空调器才能算是真正的冷暖型空调器,为了保证在寒冷环境下也具有较好的制热效果,一般会在冷暖型空调器中增加电热制热装置。

当冷暖型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其制冷系统结构及制冷剂循环途径如图1-3所示。(www.xing528.com)

978-7-111-46895-0-Chapter01-5.jpg

图1-3 冷暖型空调器的制冷系统结构及制冷剂循环途径(在制热模式时)

(1)热泵制热原理

压缩机运行时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将其压缩后从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由管口1进入四通阀,再从管口2出来,经三通截止阀后送到室内热交换器(制热时相当于冷凝器)。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温度较低的室内热交换器时遇冷液化成中温、高压液体,气态制冷剂在液化时会释放很多的热量,使室内热交换器温度升高,在室内机风扇的作用下,室内空气穿过室内热交换器时被加热而吹出热风。从室内热交换器出来的中温、高压液体经辅助毛细管(单向阀反向不通)、毛细管和干燥过滤器后进入室外热交换器(制热时相当于蒸发器),由于室外热交换器空间远大于毛细管,液态制冷剂的压力减小,马上汽化变成气态。液态制冷剂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室外热交换器温度降低,在室外机风扇的作用下,室外空气穿过室外热交换器时被冷却而吹出冷风。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出来后进入四通阀的管口4,再从管口3出来进入储液器,然后又被压缩机吸入、压缩,开始下一次制热循环。

(2)电热制热原理

如果室外环境温度很低(一般5℃以下)或需要加快制热速度时,可以开启空调器的电热制热功能。空调器的电热制热功能开启后,220V的电源直接提供给电热装置,电热装置发热,室内机风扇将其热量吹出,提高室内空气温度,从而实现制热功能。

空调器电热制热的效率低,最多只能产生与消耗的功率瓦数相同的热量;而热泵制热的效率很高,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耗一定瓦数的电功率可制出几倍于该瓦数的热量。例如空调器进行电热制热时,如果消耗电功率为1000W,其产生的热量不会超过1000W,而在热泵制热时,如果消耗电功率为1000W,它可以产生2000~4000W的热量。空调器在热泵制热时,其消耗的电功率主要用于驱动压缩机运行,让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中蒸发吸热,在室内热交换器中冷凝放热,从而将室外空气中的热量“搬”到室内,即热泵制热消耗的电功率可以看作热量搬运消耗的功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