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梁上挠度的制造控制

主梁上挠度的制造控制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证主梁Lk/1000的上挠度,是整个主梁制造的关键,现在通行的办法是预先将腹板制成上挠,装焊后即可使主梁获得上挠。图7-23 用5块梯形板拼接出上拱图7-23 用5块梯形板拼接出上拱图7-24 拼接成大板后,气割上拱上挠度数值的确定是制造上挠的关键。

主梁上挠度的制造控制

保证主梁Lk/1000的上挠度,是整个主梁制造的关键,现在通行的办法是预先将腹板制成上挠,装焊后即可使主梁获得上挠。制造腹板时,一种方法是将腹板分成几块梯形板,拼接之后即得到折线型上挠,如图7-23所示。另一种方法是将腹板拼接成整料,然后用气割按预先画出的曲线切割出上挠,如图7-24所示。

978-7-111-41156-7-Chapter07-31.jpg

图7-23 用5块梯形板拼接出上拱(箭头为焊接方向)

978-7-111-41156-7-Chapter07-32.jpg

图7-24 拼接成大板后,气割上拱

上挠度数值的确定是制造上挠的关键。如前所述,装-焊过程中产生下挠,因此在下料时上挠的数值要放大以弥补焊接产生的下挠。腹板下料时的挠度按如下公式计算:

978-7-111-41156-7-Chapter07-33.jpg

式中 fx——主梁从某一端算起任意点的挠度值;(www.xing528.com)

fmax——主梁最大挠度,即主梁长度中点的挠度标高;

x——从主梁某一端算起的任意距离;

LK——主梁的跨度;

一些厂矿根据制造经验,在制造时将下料挠度放大为:

fmax=LK(1.3~1.5)/1000

装焊后挠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0%。

当“门”形梁装焊完毕后,如发现上挠度值不符合要求时,可在装下盖板前将“门”形梁中间或两端垫起来,给以适当外力,使其挠度达到要求时再装配下盖板。由于“门”形梁的刚度远比下盖板大,所以在强力弯曲“门”形梁时,其挠度值要大于技术要求的数宇,以弥补在下盖板装焊完并松开外力以后整个梁的挠度将由于弹性变形(回弹)而损失的部分上挠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