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用的蜗轮结构形式及其应用场景

常用的蜗轮结构形式及其应用场景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用的蜗轮结构形式有如下几种。这种结构工作可靠、拆卸方便,多用于尺寸较大或容易磨损且需经常更换齿圈的蜗轮。

常用的蜗轮结构形式及其应用场景

常用的蜗轮结构形式有如下几种。

1. 齿圈式[图7.15(a)]

齿圈式结构由青铜齿圈及铸铁轮芯组成。齿圈与轮芯配合多采用过盈配合,并在轮芯的配合面旁加台阶用以轴向定位、沿接合面接缝处圆周方向加装4~8个紧定螺钉,以增强连接的可靠性。由于齿圈部分与轮芯部分材料软硬不同,为了便于钻孔,应将螺孔中心线由配合缝向材料较硬的轮芯部分偏移2~3 mm,以便钻孔时能够准确定位。由于这种结构主要靠过盈配合来传递扭矩,故选用时必须考虑工作温度变化,否则会由于温度变化时两种不同材料线膨胀系数的不同而改变配合质量。因此,这种结构多用于尺寸不大或工作温度变化较小的场合。

2. 螺栓连接式[图7.15(b)]

螺栓连接式结构的青铜齿圈与铸铁轮芯可采用过渡配合,用普通螺栓连接;也可采用间隙配合,用铰制孔螺栓连接。蜗轮的圆周力靠螺栓组连接来传递,因此螺栓的尺寸和数目必须经过严格的强度计算确定。这种结构工作可靠、拆卸方便,多用于尺寸较大或容易磨损且需经常更换齿圈的蜗轮。

3. 整体浇铸式[图7.15(c)](www.xing528.com)

整体浇铸式主要用于铸铁蜗轮或尺寸很小的青铜蜗轮(d<100 mm)。

4. 拼铸式[图7.15(d)]

拼铸式在铸铁轮芯上加铸青铜齿圈,然后切齿,适用于中等尺寸、成批制造的蜗轮。

图7.15 蜗轮的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