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弯曲河段滩群演变规律研究

弯曲河段滩群演变规律研究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1.1转轴、心轴和传动轴的承载情况及特点图6.1-6长江中游熊家洲—城陵矶河段熊家洲典型横断面变化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坝下游弯曲型河道受上游河势变化影响较为明显,一旦上游河段发生河势调整,很容易出现“一弯变,弯弯变”的现象,并且受清水冲刷与径流过程改变的影响,在一些弯道河段的凸岸出现了“撇弯切滩”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抓住有利时机,在现阶段尽早对该类型河段未护的岸滩进行加固守护,维护现有河势稳定。

弯曲河段滩群演变规律研究

以盐船套—城陵矶河段(图6.1-4)为例,分析弯曲河道的演变规律。该河段为典型的蜿蜒型河道,在弯道凹岸未被护岸工程控制以前,河道演变特点主要表现为凹岸不断崩退、凸岸不断淤长、弯顶逐渐下移,河身向下游蠕动。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该河段的河道演变特点主要表现为,主流出熊家洲弯道后不再过渡到右岸,而直接沿八姓洲西岸下行,七弓岭和观音洲弯道发生“撇弯切滩”,如图6.1-5与图6.1-6所示,弯道凹岸深槽上段淤积、下段冲刷并向下游方向延伸;凸岸边滩上游面冲刷、下游面回淤,以及洲头切滩撇弯;弯道凹岸护岸段下游的未护岸地段岸线崩塌。

图6.1-4 长江中游盐船套—城陵矶河段河势变化

图6.1-5 长江中游熊家洲—城陵矶河段七弓岭典型横断面变化(www.xing528.com)

汛期,由于三峡水库削峰作用,进入本河段大洪水的概率大大减小,有利于本河段河势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本河段在发生大洪水时发生自然裁弯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了下荆江河段发生重大河势调整,河势稳定对本河段通航条件产生有利影响;汛后退水期,由于水库蓄水导致本河段退水速率明显加快,可能导致本河段边滩与高滩等崩塌,使崩塌的泥沙淤积到河槽里,不利于河势稳定。同时,汛后径流量的快速减少,也不利于本河段汛后航槽的冲刷,对通航条件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枯水期,径流量明显增加,不利于小水坐弯,导致在枯水期主流更偏于凸岸,这也是近期七弓岭和观音洲弯道发生“撇弯切滩”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近期水沙条件不发生大的变化前提下,随着三峡工程运行年限的增加,预计盐船套—城陵矶河段总体处于持续冲刷阶段,河床呈沿程逐步整体冲刷下切的趋势,深槽有所刷深拓展,过渡段主流下挫,弯道顶冲点下移,主流贴岸距离下延,局部河段主流平面摆动明显,局部河势变化较剧烈,其中以七弓岭弯道段河势变化较显著。八姓洲岸线将持续崩退,将导致七弓岭弯道弯曲半径继续减小,主流顶冲七弓岭凹岸,严重威胁岸坡稳定。若遇特殊不利水文年,八姓洲有发生自然裁弯的可能,进而引起上下游河势和江湖关系的巨大变化。

图6.1-6 长江中游熊家洲—城陵矶河段熊家洲典型横断面变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坝下游弯曲型河道受上游河势变化影响较为明显,一旦上游河段发生河势调整,很容易出现“一弯变,弯弯变”的现象,并且受清水冲刷与径流过程改变的影响,在一些弯道河段的凸岸出现了“撇弯切滩”的现象。同时,在凹岸深槽处形成心滩,弯道段河势不稳,也导致部分河段狭颈处宽度不断减小,一旦遇到特殊水文年,有可能发生自然裁弯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抓住有利时机,在现阶段尽早对该类型河段未护的岸滩进行加固守护,维护现有河势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