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湖关系演变的规律

江湖关系演变的规律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影响,江湖关系持续发生演变,特别是长江与洞庭湖关系一直处在变化之中,至三峡水库运行前,江湖关系相对稳定。表2-25洞庭湖荆南三口分流量分阶段统计单位:亿立方米图2-20荆南三口合计逐年分流量过程从表和图可知,受江湖关系演变影响,荆南三口分流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三峡水库运行后的2003—2017年与下荆江裁弯前的1959—1966年相比,在长江干流枝城水文站年平均来水量减少396亿立方米的前提下,荆南三口合计分

江湖关系演变的规律

受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影响,江湖关系持续发生演变,特别是长江洞庭湖关系一直处在变化之中,至三峡水库运行前,江湖关系相对稳定。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清水下泄(下泄水流含沙量极低),水流挟沙能力处于不饱和状态,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冲刷,加之汛后兴利蓄水,干流水位降低,对湖泊顶托作用减弱,湖泊出流加快,洞庭湖、鄱阳湖水文节律发生显著变化。

根据人类活动对江湖关系的影响,将1959—2017年划分成三个阶段分析江湖关系的演变规律,即1959—1980年(葛洲坝水库建设前)、1981—2002年(三峡水库运行前)和2003—2017年(三峡水库运行后)。

(1)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冲刷

葛洲坝水库运行前,1966—1972年期间下荆江三次裁弯是造成江湖关系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下荆江裁弯后,开始由于河道坡降加大而冲刷。随着冲刷的发展,其径流量相应加大,又出现流量加大而冲刷,在两者作用下,导致荆江河床的长期冲刷。1981年葛洲坝水库建成运用后,库区泥沙淤积、出库水流含沙量降低,水流挟沙能力处于不饱和状态,加大了荆江特别是下荆江河段的冲刷。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长江干流河道呈现出上冲下淤的态势。三峡水库蓄水运用水库低含沙水流下泄,加剧了三峡坝下河道的冲刷,荆江河段平均冲刷强度是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多年平均值的3~4倍,冲刷范围也从荆江河段扩大至坝下至湖口河段。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冲淤量统计见表2-20和图2-19。

表2-20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冲淤量统计(平滩河槽)

注:“+”表示河道淤积,“-”表示河道冲刷

图2-19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冲淤量对比

三峡水库运用后,坝下河道冲刷以枯水河槽冲刷为主,且逐渐向下游发展。2002年10月至2017年11月,宜昌-枝城河段深泓纵剖面平均冲刷下切4.0米,深泓最大冲深22.2米(白洋弯道的宜70断面);荆江河段河床深泓平均冲深2.87米,最大冲深17.3米(调关河段的荆120断面);城陵矶汉口河段,河床深泓以冲刷下切为主,平均冲深为1.67米;汉口至湖口河段河床深泓平均冲深2.87米。

(2)枯水流量水位降低显著

干流河道的冲刷,造成枯水流量水位逐年下降,中高水流量水位变化不显著。总体来看,上荆江河段沙市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变化最显著,越往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变幅越小,至大通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几乎不变。

三峡水库运用后,枝城水文站7000~9000立方米/秒对应水位下降0.6~0.7米;沙市水文站6000~14000立方米/秒对应水位下降2.3~1.5米(流量越小水位下降越显著);螺山水文站10000~18000立方米/秒对应水位下降1.5~1.2米;汉口水文站10000~25000立方米/秒对应水位下降1.2~0.8米。

①枝城水文站:2017年与2003年相比,枝城水文站7000立方米/秒流量对应水位下降了0.56米,8000立方米/秒流量对应水位下降了0.66米,9000立方米/秒流量对应水位下降了0.73米。水位下降主要集中在2003—2014年间,2014—2017年枝城站枯水流量水位总体稳定。2003—2017年枝城水文站枯水流量水位关系变化见表2-21。

表2-21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枝城水文站枯水流量水位关系变化 单位:米

注:表中“-”表示水位降低

②沙市水文站:2017年与2003年相比,沙市水文站6000立方米/秒流量对应水位下降2.30米,7000立方米/秒流量对应水位下降2.23米,10000立方米/秒流量对应水位下降1.99米,14000立方米/秒流量对应水位下降1.49米。随着流量增大,2017年与2003年相比,水位差值逐渐收窄。2003—2017年沙市水文站枯水流量水位关系变化见表2-22。

表2-22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沙市水文站枯水流量水位关系变化 单位:米

注:表中“-”表示水位降低

③螺山水文站:2017年与2003年相比,螺山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年际间有所摆动,但总体下降明显。螺山水文站10000立方米/秒流量对应水位下降1.48米,14000立方米/秒流量对应水位下降1.32米,16000立方米/秒流量对应水位下降1.28米,18000立方米/秒流量对应水位下降1.23米。随着流量增大,2017年与2003年相比,水位差值逐渐收窄。2003—2017年螺山水文站枯水流量水位关系变化见表2-23。

表2-23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螺山水文站枯水流量水位关系变化 单位:米

注:表中“-”表示水位降低

④汉口水文站:2017年与2003年相比,沙市水文站10000立方米/秒流量对应水位下降1.21米,15000立方米/秒流量对应水位下降1.15米,20000立方米/秒流量对应水位下降1.05米,25000立方米/秒流量对应水位下降0.77米。2003—2017年汉口水文站枯水流量水位关系变化见表2-24。

表2-24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汉口水文站枯水流量水位关系变化 单位:米(www.xing528.com)

注:表中“-”表示水位降低

(3)荆南三口分流量锐减、断流时间延长

洞庭湖荆南三口(松滋口、太平口和藕池口)是长江分流分沙入洞庭湖的通道,在洪水期降低荆江河段,枯水期保障四口河系地区供水安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峡水库运行前,后长江干流冲刷下切和荆南三河淤积萎缩,荆南三口分流量显著减少。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长江干流河道冲刷下切,加之水库调蓄,长江干流大水流量概率降低、枯水流量增加(荆南三口分流量与枝城水文站流量呈一元二次正相关,枝城流量越大,荆南三口分流比越大;反之越小),导致荆南三口分流量进一步降低。不同阶段荆南三口分流量统计见表2-25,荆南三口逐年分流量见图2-20。

表2-25 洞庭湖荆南三口分流量分阶段统计 单位:亿立方米

图2-20 荆南三口合计逐年分流量过程

从表和图可知,受江湖关系演变影响,荆南三口分流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三峡水库运行后的2003—2017年与下荆江裁弯前的1959—1966年相比,在长江干流枝城水文站年平均来水量减少396亿立方米(减少幅度8%)的前提下,荆南三口合计分流量减少825亿立方米,减少了63%;分流比(荆南三口合计年分流量/枝城站)也从1959—1966年的28.9%降低至2003—2017年的11.2%。2012—2017年与1967—1972年相比,长江干流来水(枝城水文站)相差不大,但荆南三口分流量却减少了566亿立方米,减少了53%。

伴随着荆南三口分流量减少,荆南三口断流时间逐渐延长。现状情况下,荆南三口五站除松滋河新江口站全年不断流外,其余四站年断流138~271天,藕池河康家岗站一年中有9个月断流,松滋河沙道观站、藕池何管家铺站一年中有6~7个月断流。不同阶段荆南三口断流时间统计见表2-26。

表2-26 荆南三口断流天数统计

续表

(4)三峡水库蓄水后,两湖枯水期水位显著降低

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受湖侧流域来水和长江干流顶托、倒灌(长江倒灌入鄱阳湖)影响。洞庭湖流域“四水”、鄱阳湖流域“五河”汛期早于长江上游,每年4—6月份两湖流域进入汛期,湖水位上涨;7—9月份两湖流域来水减少,但长江上游进入主汛期,干流水位上涨,顶托湖泊出流,两湖维持高水位;10月份,长江干流来水减少,湖泊水位缓慢下降。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尽管江湖关系持续发生演变,洞庭湖、鄱阳湖年际间水位有所波动、但无趋势线的变化。三峡水库运行后,汛后9—10月份集中蓄水,长江干流水位降低,对两湖出流顶托减弱,两湖出流加快、提前进入枯水期。两湖为浅碟形湖泊,“高水是湖、低水似河”,“丰水一片、枯水一线”,汛后水位降低、水域面积急剧萎缩,两湖频频“干旱见底”。

表2-27 洞庭湖、鄱阳湖不同阶段水位统计

图2-21 洞庭湖城陵矶站9月上旬、10月下旬平均水位变化过程

图2-22 鄱阳湖星子站9月上旬、10月下旬平均水位变化过程

表2-27为不同阶段洞庭湖城陵矶水文站(洞庭湖水位代表站)、鄱阳湖星子水位站(鄱阳湖水位代表站)实测水位统计结果,图2-21、图2-22为洞庭湖城陵矶站、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过程。从表和图可知:

①三峡水库建设前各阶段,洞庭湖城陵矶站10月下旬多年水位在26米附近波动(25.63~26.58米),最大最小值相差不超1米;三峡水库运行后的2003—2017年城陵矶站10月下旬平均水位在23.82米,试验性蓄水以来的2008—2017年城陵矶站10月下旬平均水位23.57米,与三峡水库蓄水前各阶段相比,降低了2.06~3.01米;9月上旬至10月下旬湖泊水位消落幅度也从1981—2002年的3.26米,扩大至2008—2017年的4.0米,增加了0.74米。

②三峡水库建设前各阶段,鄱阳湖星子站10月下旬多年水位在14米附近波动(13.55~14.72米),最大最小值相差约1米。三峡水库运行后的2003—2017年城陵矶站10月下旬平均水位在11.0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的2008—2017年城陵矶站10月下旬平均水位10.66米,与三峡水库蓄水前各阶段相比,降低了2.89~4.06米。9月上旬至10月下旬湖泊水位消落幅度也从1981—2002年的2.73米,扩大至2008—2017年的4.40米,增加了1.67米。

③三峡水库运用后与三峡水库蓄水前各阶段相比,洞庭湖、鄱阳湖年平均水位有所降低,但变化不大。

④三峡水库运用后,两湖9—10月份降低,导致两湖枯水期提前。三峡水库运行前的1981—2002年,洞庭湖平均进入枯水期(城陵矶站水位低于25米)的时间是11月2日,年平均枯水期天数177天;鄱阳湖平均进入枯水期(星子站水位低于12米)的时间是11月15日,年平均枯水天数118天。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以来的2008—2017年,洞庭湖平均进入枯水期的时间为10月10日,较三峡水库建设前提前了约23日,枯水期天数延长了15天;鄱阳湖平均进入枯水期的时间为10月10日,较三峡水库建设前提前了约25日,枯水期延长了55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