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测定丝束表观强度和模量的实验

测定丝束表观强度和模量的实验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丝束表观强度和表观模量测定方法。因此,需要将丝浸上树脂,让其黏结为一个整体,再测试其表观强度和表观模量。计算丝束表观强度、表观模量以及股强度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和离散系数。

测定丝束表观强度和模量的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万能实验机的使用方法。

(2)掌握丝束表观强度和表观模量测定方法。

2.实验原理

丝束(复丝)是一个多元体,如果直接加载拉伸,则丝束中的纤维断裂参差不齐,不容易表征其强度和模量。因此,需要将丝浸上树脂,让其黏结为一个整体,再测试其表观强度和表观模量。纤维和树脂掺杂组成的整体不是一个均匀体,该测试仅能说明丝束的基本性能。

按下式分别计算丝束的表观强度σt、表观模量E a和股强度f:式中,D为断裂载荷(N);ρ为纤维线密度(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线密度分别为2.55 g/cm3和1.87 g/cm3);t为丝束的线密度,t=m/L(g/mm或g/m),L为丝束长度,m为丝束质量;A为丝束的横截面积(mm2),A=t/ρ;L 0为测试规定的标距(mm);P为弹性变形结束时的载荷值(N);L a为该点处丝束拉伸后的长度(mm);ΔL为该点丝束的伸长量(mm),ΔL=L a-L 0,n为丝束中所含纱的股数。

3.实验仪器和材料

万能试验机牛皮纸、环氧树脂及固化剂。

4.实验步骤

1)丝束试样准备

选定已知支数和股数的玻璃纤维或碳纤维,使之浸渍于常温固化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混合物(如E-51型环氧树脂100 g、丙酮20 g、二乙烯三胺10 g)中。然后将已浸树脂的丝束剪成长度为360 mm左右的试样(共10根),并排放在脱膜纸上,保证丝束有200 mm长的平直段,用夹子夹住丝束两头,并拴一小重物使丝束伸直,在两头粘上牛皮纸(30 mm)加强(见图2-2),放置8 h固化定形。

图2-2 纤维束拉伸试验试样

1—纤维束;2—脱模纸。

2)丝束基本物理性质的测定

(1)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称量丝束的质量m,用千分尺测量丝束的伸直长度L 0

(2)将万能试验机的量程设为0~500 N,拉伸速度设为2 mm/min。(www.xing528.com)

(3)将试样上的牛皮纸加强部位夹在试验机的上下夹头处。取规定的标距(标距长度视仪器配置的应变片卡而定),精确到0.5 mm。用应变片卡或位移计和记录仪记录拉伸时的伸长量。

(4)记录每个样品的断裂载荷D和负荷变形曲线。注意断裂在夹头处的样品作废,有效试样数不能低于5个。

(5)依编号拉伸,记录每个丝束的直径、原始长度、断裂载荷、弹性变形阶段结束时a点丝束所承受的载荷和丝束此时的长度。

(6)学生可以测定一组不浸胶丝束的强度,观察断裂模式的不同。

5.实验结果

(1)将测得的丝束的质量、直径、原始长度、断裂载荷、a点载荷以及a点变形量等数据记录在表2-2中。

(2)依据式(2-3)至式(2-5)计算丝束的表观强度、表观模量以及股强度。

(3)计算丝束表观强度、表观模量以及股强度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和离散系数。

表2-2 数据记录及计算

6.思考题

(1)分析丝束表观强度与单丝强度的区别,并用实验数据予以说明。

(2)丝束浸胶和不浸胶在拉伸实验中有什么不同现象?对数据分散性有何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