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洛氏硬度试验简介与应用

洛氏硬度试验简介与应用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1.3.2 几种特殊洛氏硬度试验方法1.曲面洛氏硬度试验 采用洛氏硬度试验方法测定曲率较大的弯曲面或柱面的硬度时,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误差,需进行一定的修正。

洛氏硬度试验简介与应用

6.1.3.1 洛氏硬度试验原理和规定

洛氏硬度试验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试验方法,它与布氏硬度不同,不是测定压痕的直径,而是测量压痕的深度。它以深度值t表示材料的硬度指标,金属越硬则压痕深度t越小;反之,金属越软则t越大。如果直接以t的大小作为硬度指标,将与人们对硬度大小的概念相矛盾,为此人们取一常数K减去压痕深度t,即(K-t)作为硬度值的指标,并规定每0.002mm为一个洛氏硬度单位,用符号HR表示,则洛氏硬氏值为

978-7-111-42950-0-Chapter06-14.jpg

这样便可在表盘上直接读出洛氏硬度值。

为了能用同一硬度计测定从极软到极硬材料的硬度,可采用不同的压头和载荷,组成15种不同的洛氏硬度标尺(表6-6)。

表6-6 各种洛氏硬度标尺的试验条件

978-7-111-42950-0-Chapter06-15.jpg

洛氏硬度的试验原理(以HRC为例)可用图6-4表示。为保证压头与试样表面接触良好,试验时首先加一初始试验力(98.07E),在金属表面得一压痕深度t0,此时指针在表盘上位置指零(图6-4a),这也表明t0压痕深度不计入硬度值。然后再加上主试验力(1373E),压头压入深度为t1,表盘上指针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到相应的刻度位置(图6-4b)。当主试验力卸去后,总变形中的弹性变形部分将恢复,压头将回升一段距离(t1-t)(图6-4c),这时金属表面总变形中残留下来的塑性变形部分即为压痕深度t,而在表盘上顺时针方向指针所指的位置,即代表HRC硬度值。

洛氏硬度试验具有以下优点:

(1)因洛氏硬度有许多不同的标尺,压头有多种,可以测出从极软到极硬材料的硬度,不存在压头变形问题。

(2)压痕小,对一般工件不造成损伤。

(3)操作简单迅速,立即得出数据,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量生产中的产品检验。缺点是采用不同的硬度级测得的硬度无法统一进行比较,不像布氏硬度从小到大可以统一比较。此外,因压痕小,测得的硬度对于具有粗大组织的材料(如灰铸铁和粗晶材料等)缺乏代表性,因此这些材料不宜采用此法进行试验。

6.1.3.2 几种特殊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1.曲面洛氏硬度试验 采用洛氏硬度试验方法测定曲率较大的弯曲面或柱面的硬度时,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误差,需进行一定的修正(表6-7)。

978-7-111-42950-0-Chapter06-16.jpg

图6-4 洛氏硬度试验过程示意图

a)加初始试验力 b)加主试验力 c)卸除主试验力(www.xing528.com)

表6-7 曲面零件实测硬度修正表

978-7-111-42950-0-Chapter06-17.jpg

(续)

978-7-111-42950-0-Chapter06-18.jpg

注:1.当零件直径D>10mm时,硬度>60HRC可不考虑修正值。

2.当零件直径D>15mm时,硬度>70HRC可不考虑修正值。

2.表面洛氏硬度试验 表6-6中15E、30E、45E、15T、30T、45T为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属于轻载荷洛氏硬度试验法,初始试验力为29.42E,总试验力分别为147.1E、294.2E、441.3E,并以0.001mm压痕深度为一个硬度单位,表盘满刻度为100。一般用于测定极薄材料和零件化学热处理后的表面硬度。

6.1.3.3 洛氏硬度试验的注意事项和局限性

1.试样表面的制备 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取决于所使用的洛氏标度。对于通常的1471E试验力的金刚石压头或980.7E试验力的钢压头,表面精磨已足够,对于轻载荷(如147.1E试验力),一般需磨光或抛光表面。另外,为了测得准确值,表面缺陷(如表面脱碳、氧化等)应当去除。

2.压痕间距 两压痕中心间距必须大于3倍压痕直径,压痕中心距边缘距离应大于2.5倍压痕直径。

3.试样尺寸和形状 对于特殊形状的工件(如大试样、长试样、薄壁环形体和管材等),需要附加支承设备。对于大而笨重的工件必须放在支架或特殊的垫块上。对长试样,加载时应当避免在试样和压头之间产生附加弯矩,而不是单纯的压应力。在测定长试样一端时,另一端应支撑在辅助支架上,不应用手来代替支架。对圆柱形试样应采用V形砧座。

测内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时,应采用图6-5所示的鹅颈式转接器。

978-7-111-42950-0-Chapter06-19.jpg

图6-5 用鹅颈式转接器进行薄壁圆筒形工件洛氏硬度试验的装置

齿轮和其他形状复杂的工件,要使用专门设计、制造的专用砧座和工夹具,以保证测定值的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