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拾音方法对声音信号的影响差异浅析

拾音方法对声音信号的影响差异浅析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9-1 不同拾音方法拾取的声音信号差异我们目前的立体声录音技术就是依靠拾取声道间的这些“差”信息塑造和再现声音的空间特性。但是,我们不必真实地记录和重放所有这些声音“差”信息,利用不同的录音技术拾取全部或部分“差”信息,便可“模拟”自然界声音空间感的形态。

拾音方法对声音信号的影响差异浅析

“双耳效应”理论认为:人在自然听音状态下,由于双耳间的距离,导致偏离人头主轴方向的声源到达双耳的信号存在时间差、相位差、强度差和音色差信息。在录音技术中,立体声拾音技术就是研究如何将人耳听音时的声音方位信息记录下来。在第二章“立体声重放的听音”中我们曾介绍过,在立体声拾音中,由于传声器的设置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拾音方法。比如,“房间立体声”中的“时间差拾音方法”拾取声道间时间差和相位差信息;“强度差拾音方法”拾取声道间的强度差信息;“混合拾音方法”拾取声道间的时间差、相位差和强度差信息;而“房间立体声”中的拾音制式拾取时间差、相位差、强度差和音色差信息。可见,对同一个声音信号,不同的拾音方法拾取的信号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就“听音”而言,自然界中的声音信号之间存在着差别,它们分别是:时间差Δt、强度差ΔL、相位差Δφ和音色差Δf。这些差别是区别一个声音信号与另一个声音信号之所以不同的自然属性,是人们在听音活动中感知的声音信号的物理属性的外部表象。

(www.xing528.com)

图9-1 不同拾音方法拾取的声音信号差异

我们目前的立体声录音技术就是依靠拾取声道间的这些“差”信息塑造和再现声音的空间特性。但是,我们不必真实地记录和重放所有这些声音“差”信息,利用不同的录音技术(拾音制式)拾取全部或部分“差”信息,便可“模拟”自然界声音空间感的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