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铁铝、铁铝硅相图及金属间化合物图谱解析

铁铝、铁铝硅相图及金属间化合物图谱解析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热浸镀铝过程中,已形成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与铝通过扩散继续发生反应。

铁铝、铁铝硅相图及金属间化合物图谱解析

1.铁铝相图及铁铝金属间化合物

铁的熔点为1538℃,铝的熔点为658.7℃,铁和铝在不同温度下反应会形成一系列固溶体及金属间化合物相。图9-1所示为铁铝相图。

978-7-111-57633-4-Chapter09-1.jpg

图9-1 铁铝相图

从铁铝相图可以看出,在热浸镀铝温度(670~750℃)下,在铁铝和铝铁固溶体之间存在着FeAl2(ξ相)、Fe2Al5(η相)和FeAl3(θ相)三种金属间化合物相。

FeAl2(ξ相):wAl为47%~49%,熔点为1146℃。其晶体结构目前未有定论,有研究认为属菱形晶系或者单斜晶系。FeAl2相在热浸镀铝过程中一旦形成后,将按下式分解形成Fe2Al5相:

3FeAl2→FeAl+Fe2Al5

Fe2Al5(η相):wAl为52.7%~55.4%,熔点为1158℃,属菱形晶系。

FeAl3(θ相):wAl为58%~59.4%,熔点为1152℃,属单斜晶系。

在热浸镀铝温度下,除了ξ、η和θ三种金属间化合物外,一般认为还有两种相存在,即Fe2Al7相和FeAl6相。其中,Fe2Al7相是稳定相,其相结构可能与FeAl3相似。(www.xing528.com)

根据热力学的计算,Fe3Al在500℃以上(热浸镀铝温度下)不可能形成,因Fe3Al相在该温度下生成自由能为正值。在钢铁材料热浸镀铝的反应扩散过程中,最先形成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为FeAl3相,其次是Fe2Al5相。而FeAl2为亚稳相,在热浸镀铝过程中生成的可能性很小,当提高温度时,将分解为Fe2Al5和FeAl相。在热浸镀铝过程中,已形成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与铝通过扩散继续发生反应。

2.铁铝硅等温相图及铁铝硅金属间化合物

在热浸镀铝过程中,由于固态铁与液态铝的反应速度很快,会形成较厚的脆性合金层,使镀铝层易产生裂纹以至剥落。为了控制合金层的快速生长,通常在铝液中加入wSi为6%~10%的硅。硅的加入改变了合金层生长动力学和镀层的组织结构,与纯铝镀层呈不平坦锯齿状的形貌不同,加硅的镀层呈平坦而整齐的形貌,且镀层厚度明显减薄。

加硅后形成的Al-Si镀层中存在的相主要有τ5相(Fe2SiAl7)、θ相、η相和ξ相。

图9-2所示为铁铝硅等温相图。

978-7-111-57633-4-Chapter09-2.jpg

图9-2 铁铝硅等温相图

a)693℃ b)8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