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静电剂选择原则

抗静电剂选择原则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抗静电剂的选择和添加量取决于聚合物的品种、性质、加工方式、加工条件、与其他助剂的关系、相对湿度和聚合物的最终用途。3)对于透明性树脂,要控制抗静电剂的加入量,以免影响其透明性。如PMMA,当抗静电剂SN用量超过0.5%后,即影响其透明性。

抗静电剂选择原则

抗静电剂的选择和添加量取决于聚合物的品种、性质、加工方式、加工条件、与其他助剂的关系、相对湿度和聚合物的最终用途。

1.根据聚合物制品的最终用途选择抗静电剂

1)对于一般抗静电用途,选用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

2)对于电磁波屏蔽用途,选用碳类填料、金属填料及导电聚合物等。

3)当抗静电制品使用在干燥地区时,抗静电剂往往效果差或无效,最好的办法是加入导电性添加物,如炭黑、金属类等。

4)对于无毒抗静电剂制品,要选用无毒抗静电剂,常用的品种有烷基胺环氧乙烷加合物、烷基酚环氧乙烷加合物、硬脂酸聚乙二醇酯、山梨醇酐月桂酸环氧乙烷加合物等。

2.根据聚合物的品种选择抗静电剂

1)极性树脂如PVC、PS等,一般选用离子型及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类抗静电剂。

2)非极性树脂如PE、PP等,一般选用非离子型抗静电剂。

3)对于透明性树脂,要控制抗静电剂的加入量,以免影响其透明性。如PMMA,当抗静电剂SN用量超过0.5%后,即影响其透明性。

3.根据聚合物的性质选择抗静电剂(www.xing528.com)

1)对于结晶性树脂,抗静电剂的加入量要比非晶性树脂大,因为抗静电剂一般存在于树脂的非结晶区,通过非晶区向制品表面扩散。

2)对于加工温度高的树脂,要选用耐热性好的抗静电剂,如高分子型抗静电剂及炭黑等。

3)玻璃化温度(Tg)低于室温的树脂,抗静电剂借助于分子微布朗运动向制品表面迁移,抗静电效果好,一般加入量少,此类树脂有PE、PP及PA等。

4)玻璃化温度(Tg)高于室温的树脂,如PVC、PC等,在室温下无大分子布朗运动,处于冻结状态,妨碍抗静电剂迁移,抗静电效果差,因而抗静电剂的加入量大。

4.抗静电剂与其他添加剂的关系

1)季铵盐类抗静电剂容易络合PVC中的金属热稳定剂,从而影响其耐热老化性。

2)光稳定剂中的镍猝灭剂会阻滞抗静电剂向制品表面迁移,因此在含有镍猝灭剂的配方中要加大抗静电剂的加入量。

5.抗静电剂的协同效应

需要选用抗静电剂时,一般选用几种抗静电剂协同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