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填充剂的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填充剂的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25 常用填充剂的改性性能5.填充剂与其他助剂的关系填充复合体系中有许多不同助剂时,要注意填充剂不能影响其他助剂作用的发挥。此外还有PVC配方中含有填充剂时,增塑剂的加入量要适当增大。

填充剂的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塑料的用途不同,所选用的填充剂也不一样,在选用填充剂时除了要满足本身化学性质稳定;对耐水性、耐化学药品性、耐候性、耐热性等无妨碍;不降低塑料制品的物理性能;填充量大,密度小;价廉易得等基本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填充剂的吸油性和吸树脂性

填充剂的吸油性是指填充剂本身对配方组成中的液体助剂(如增塑剂等)的吸收性,其大小由吸油量来决定,吸油量定义为100g填充剂吸收液体助剂的最大体积数(mL)。填充剂的吸油性主要影响配方体系中液体助剂的加入量,吸油性越大,相应地应加大液体助剂的加入量,以弥补被填料吸收而不能发挥作用的液体助剂。

填充剂的吸树脂性是指填充剂对液态树脂(如不饱和聚酯等)的吸收性,其大小用100g填充剂吸收树脂的最大体积(mL)来表示。填充剂的吸树脂性大小依赖于填充剂的性质、粒度、形状、有无吸附性及表面处理情况等。

由于填充剂具有吸油性和吸树脂性,在选择填充剂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配方体系中含有液体助剂时,要选用吸油性小的填料。

2)配方体系中含有液体树脂时,要选用吸树脂性小的填料。

常用填充剂的吸油量和吸树脂性分别见表2-23和表2-24。

表2-23 主要填充剂的吸油量

978-7-111-35892-3-Chapter02-30.jpg

表2-24 主要填充剂的吸树脂性

978-7-111-35892-3-Chapter02-31.jpg

(续)

978-7-111-35892-3-Chapter02-32.jpg

2.填充剂的形状

填充剂的形状一般可分为球状、粒状、片状、纤维状、柱状及中空微球等六种。除球状及中空微球两种外,其他形状都表现出各向异性,这些各向异性的填充剂纵横比越大,越有利于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提高。

纤维状、柱状、片状等纵横比大的填充剂对力学性能提高有利,因此有时也称为增强剂,但这类填料对成型加工不利。

球状、粒状等纵横比小的填料对成型加工有利,但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利。

3.填充剂的粒度(www.xing528.com)

填充剂的粒度对填充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很大,粒度越小,对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光的散射、透光性及流变学行为都有正面影响。尤其是对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当填充剂的粒度较大时,两者都下降;当粒度小到一定值时,两者都上升,但随着填充量增大达到一个极限值后,即开始下降;极限值的大小,即最高填充量与粒度有关,粒度越小,极限值越高。

超细填料为材料的改性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同时提高材料的刚性与韧性。目前常规填充剂的粒度为0.1~15μm,对于超细填料,如纳米级材料,其粒度可达10nm左右。

4.填充剂的改性功能

填充剂在降低复合材料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其刚性及耐热性,有些填充剂还可以赋予材料一些特殊的性能,因此,在具体选择填充剂时,除了考虑成本外,还要考虑其改性功能。常用填充剂的改性性能参见表2-25。

表2-25 常用填充剂的改性性能

978-7-111-35892-3-Chapter02-33.jpg

(续)

978-7-111-35892-3-Chapter02-34.jpg

5.填充剂与其他助剂的关系

填充复合体系中有许多不同助剂时,要注意填充剂不能影响其他助剂作用的发挥。例如填充剂往往影响固化剂固化作用的发挥。因为填充剂能吸附固化剂和促进剂,因此含有填充剂的固化体系,固化剂的加入量应适当增加。此外还有PVC配方中含有填充剂时,增塑剂的加入量要适当增大。

6.填充剂与树脂的关系

1)填充剂的加入降低了树脂的加工流动性,增加了熔料之间、熔料与机筒或螺杆之间的摩擦,因此要加入润滑剂或加大原有润滑剂使用量。但有些填充剂,如滑石粉石墨等本身具有润滑性,可不加或少加润滑剂。

2)填充剂的加入提高了树脂的加工温度,往往降低了树脂的热稳定性,因此要加入热稳定剂或加大原有热稳定剂的用量。

3)填充剂的加入大都降低了制品的表面光泽,为保证制品表面光亮,常加入一些可以提高光泽的物质,如白油等。

4)填充剂的加入会影响树脂的加工性能,可以加入3%~5%的加工助剂加以改善。

7.填充剂之间的协同作用

不同填充剂之间复合加入填充体系,比各自等量单独加入效果好。例如,CaCO3和滑石粉协同加入,在加入量10%~45%范围内,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