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生机理、影响因素和内在联系详解

产生机理、影响因素和内在联系详解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1给出了引起焊接应力和变形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联系。焊接应力和变形是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通常,若仅就其内拘束度的效应而言,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机理可表述如下。图7-1 引起焊接应力、变形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联系焊接结构多用熔焊方法制造,而熔焊时的焊接应力与变形问题最为突出,电阻焊次之。

产生机理、影响因素和内在联系详解

图7-1给出了引起焊接应力和变形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联系。焊接时的局部不均匀热输入是产生焊接应力与变形(图7-1下部)的决定因素。热输入是通过材料因素、制造因素和结构因素所构成的内拘束度和外拘束度(图7-1右侧)而影响热源周围的金属运动,最终形成了焊接应力和变形。从图7-1的左侧可见,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因素主要有材料特性、热物理常数及力学性能[热膨胀系数α=fT),弹性模量E=fT),屈服强度σs=fT),σs≈0时的温度TK或称材料“力学熔化温度”以及相变等];在焊接温度场中,这些特性呈现出决定热源周围金属运动的内拘束度。制造因素(工艺措施、夹持状态)和结构因素(构件形状、厚度及刚性)则更多地影响着热源周围金属运动的外拘束度。

焊接应力和变形是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通常,若仅就其内拘束度的效应而言,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机理可表述如下。焊接热输入引起材料不均匀局部加热,使焊缝区熔化;而与熔池毗邻的高温区材料的热膨胀则受到周围材料的限制,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塑性变形;在冷却过程中,已发生压缩塑性变形的这部分材料(如长焊缝的两侧)又受到周围条件的制约,而不能自由收缩,在不同程度上又被拉伸;与此同时,熔池凝固,金属冷却收缩时也产生了相应的收缩拉应力与变形。在焊接接头区产生的缩短的不协调应变,即残余塑性应变,或称初始应变、固有应变。与焊接接头区产生的缩短不协调应变相对应,在构件中会形成自身相平衡的内应力,通称为焊接应力。焊接接头区金属在冷却到较低温度时,材料回复到弹性状态;此时,若有金相组织转变(如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则伴随体积变化,出现相变应力。随焊接热过程而变化的内应力场和构件变形,称为焊接瞬态应力与变形。焊后在室温条件下,残余于构件中的内应力场和宏观变形,称为焊接残余应力与焊接残余变形。

978-7-111-21168-6-Part02-49.jpg

图7-1 引起焊接应力、变形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联系(www.xing528.com)

焊接结构多用熔焊方法制造,而熔焊时的焊接应力与变形问题最为突出,电阻焊次之。钎焊的不均匀加热或不均匀冷却也会引起构件中的残余应力和变形。在钎焊和扩散焊接头中,由于采用不同材质的钎料或中间过渡层,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是导致残余应力场的一个主要因素。

由于焊接应力与变形问题的复杂性,在工程实践中,往往采用实验测试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掌握其规律,以期达到预测、控制和调整焊接应力与变形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