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磁化器结构及不同组成的工作效果分析

磁化器结构及不同组成的工作效果分析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磁化器由永磁体、轭铁、钢刷、管道以及工作气隙等组成,可以采用不同的组成结构,且结构不同,其工作效果也不同。图4-3 十字形结构磁化器示意及磁力线分布a)磁化器的结构示意 b)磁力线分布2.环形结构轭铁采用环形结构。综合以上分析,磁极分离环形结构磁化器可满足实际工程设计需要,该结构检测装置的设计为后续研究分析工作的对象。

磁化器结构及不同组成的工作效果分析

磁化是实现管道周向励磁检测的第一步,它决定被检测对象(管道)能否产生足够的可被测量和可被分辨的磁场信号,同时也影响检测信号的性能特性和检测装置的结构特性。管道的磁化由磁化器实现,主要包括磁场源和磁化回路等几个部分。因此,针对被测构件的结构特点和测量目的,选择磁化器结构是磁化器设计的关键。磁化器设计要求满足:①磁化管壁达到临界磁饱和,实现对缺陷的检测;②尽量使磁场均匀;③在磁极和管壁之间保留合适的空间距离,便于安装传感器;④允许适当改变尺寸。

磁化器由永磁体、轭铁、钢刷、管道以及工作气隙等组成,可以采用不同的组成结构,且结构不同,其工作效果也不同。

1.十字形结构

轭铁采用十字形结构。这种结构设计简单,在管壁与永磁体间形成对称的四个磁回路,达到磁化管壁的目的。

磁化器的结构示意如图4-3a所示,图中序号1代表管壁,序号2代表钢刷,序号3代表S极与钢刷相连的永磁体,序号4代表N极与钢刷相连的永磁体,序号5代表存在管壁上不同位置的缺陷,序号6代表轭铁。

仿真得到的磁力线分布如图4-3b所示,在缺陷部位有较明显的漏磁场产生,但由于管壁与轭铁间距较大,无缺陷的区域存在较大的背底漏磁场,影响缺陷漏磁信号的采集与分辨。同时,十字形结构不方便布置安装传感器。

978-7-111-55712-8-Chapter04-3.jpg

图4-3 十字形结构磁化器示意及磁力线分布

a)磁化器的结构示意 b)磁力线分布

2.环形结构

轭铁采用环形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减小空气气隙造成的磁阻损耗,进一步提高磁化强度,也有助于在环形轭铁外壁布置安装传感器,但不能变径。

磁化器的结构示意如图4-4a所示,图中序号1代表管壁,序号2代表钢刷,序号3代表S极与钢刷相连的永磁体,序号4代表N极与钢刷相连的永磁体,序号5代表存在管壁上不同位置的缺陷,序号6代表轭铁。

仿真得到的磁力线分布如图4-4b所示,在缺陷部位有较明显的漏磁场产生,但由于管壁与轭铁间距较小,在磁极附近存在较大的背底漏磁场,影响缺陷漏磁信号的采集与分辨。(www.xing528.com)

978-7-111-55712-8-Chapter04-4.jpg

图4-4 环形结构磁化器示意及其磁力线分布

a)磁化器的结构示意 b)磁力线分布

3.磁极分离环形结构

轭铁采用环形结构,可以有效减小空气隙造成的磁阻损耗。磁极和轭铁分成4组对称结构,与管壁和钢刷各自形成独立磁回路,在管道内壁附近形成四个独立的漏磁检测工作区。

磁化器结构示意如图4-5a所示,图中序号1代表管壁,序号2代表钢刷,序号3代表S极与钢刷相连的永磁体,序号4代表N极与钢刷相连的永磁体,序号5代表存在管壁上不同位置的缺陷,序号6代表轭铁。

图4-5b所示为仿真得到的磁力线分布情况,在缺陷部位漏磁场明显,同时背底漏磁场较小,有利于缺陷漏磁信号的采集与分辨。

978-7-111-55712-8-Chapter04-5.jpg

图4-5 磁极分离环形结构磁化器示意及其磁力线分布

a)磁化器的结构示意 b)磁力线分布

采用磁极分离环形结构磁化器,可以在环形轭铁外壁布置安装传感器;同时由于磁极的分离结构,磁化器可以实现适当变径,以利于检测装置顺利通过管道变径区域(弯头等区域)。

综合以上分析,磁极分离环形结构磁化器可满足实际工程设计需要,该结构检测装置的设计为后续研究分析工作的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