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场景构图的景别选择

场景构图的景别选择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景是叙事功能最强的一种景别。由于近景中的环境退于次要地位,因此画面构图应尽量简练,避免杂乱的背景夺取视线,常用长焦镜头拍摄,利用景深小的特点虚化背景。近景中一般只有一人作为画面主体,其他人物往往作为陪衬或前景处理。图5-18中景构图画面的下边框卡在人物肩部以上或其他被摄对象的局部称为特写画面。

场景构图的景别选择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摄影机录像器中所呈现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指人体肩部以上)、近景(指人体胸部以上)、中景(指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部分环境)、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在电影中,导演和摄影师利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可以使影片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有表现力,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中,选择的视角是不同的,但基本以第一人称视角或第三人称视角(见图5-15)作为视觉呈现的基础。因此,全景镜头或中景镜头的景别就是大部分游戏的不二选择,这两种类型的镜头可以很好地表现第一人称视角或第三人称视角。

图5-15 游戏中的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

1)远景

远景一般用来表现远离摄影机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自然景色和群众活动的场面。它相当于从较远的距离观看景物和人物,视野宽广,能包容广大的空间,人物较小,背景占主要地位,画面具有整体感,绘制时需要省略一些细节。

远景通常用于介绍大环境,奠定作品的基调,远景构图如图5-16所示。

2)全景

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与人物的身体姿态,在影视剧中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大全景和全景,两者在取景大小上有差异。为了凸显环境的真实感,全景画面内的环境、陈设道具需要描述得详细一些,特别是室内全景,需要充分考虑环境道具体现的剧情和历史背景。全景比远景更能够全面阐释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通过特定环境来表现特定人物,在各类影视片中被广泛地应用。在大部分动作冒险类游戏里,全景也是最常用的景别之一。对比采用远景画面的场景设计,全景更能够展示出与角色的行为动作有关的环境,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射角色的内心活动。

全景画面在叙事、抒情以及阐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上,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全景构图如图5-17所示。

图5-16 远景构图(www.xing528.com)

图5-17 全景构图

3)中景

画面的下边框卡在人物膝盖以上部位称为中景画面,但一般不正好卡在膝盖部位,因为卡在关节部位是摄像构图中所忌讳的,如脖子、腰关节、腿关节、脚关节等。中景和全景相比,包容景物的范围有所缩小,环境处于次要地位,重点在于表现人物的上身动作,所以在设计中景构图、处理中景画面时要注意避免直线条式的死板构图。

中景是叙事功能最强的一种景别。在包含对话、动作和情绪交流的场景中,利用中景景别可以最有效地兼顾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中景构图如图5-18所示。

4)近景与特写

画面的下边框卡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称为近景画面。近景的屏幕形象是近距离观察角色的体现,所以近景能看清人物的细微动作,而环境通常会被模糊处理。近景与特写是表现人物之间感情交流的景别。近景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刻画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景别。由于近景中的环境退于次要地位,因此画面构图应尽量简练,避免杂乱的背景夺取视线,常用长焦镜头拍摄,利用景深小的特点虚化背景。人物近景画面用人物局部背影或道具做前景可增加画面的深度、层次和线条结构。近景中一般只有一人作为画面主体,其他人物往往作为陪衬或前景处理。

图5-18 中景构图

画面的下边框卡在人物肩部以上或其他被摄对象的局部称为特写画面。尽管人物或景物都是存在于环境之中的,但是在特写画面里,我们几乎可以忽略环境因素的存在。由于特写画面视角小,景深小,景物成像尺寸大,细节突出,所以观众的视线已经完全被画面的主体占据,这时候环境完全处于次要的、可以忽略的地位。所以观众不易觉察出特写画面中对象所处的环境,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画面来转化场景和时空,避免不同场景直接连接在一起产生的突兀感。近景与特写构图如图5-19所示。

图5-19 近景与特写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