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洲大陆的太阳神庙:解读太阳门的历史与文化之谜

美洲大陆的太阳神庙:解读太阳门的历史与文化之谜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阳门所在的广场台地,宽200米,长300米,这是一块巨大的有着先进的排水系统的基座,这里更像一个祭台,太阳门就位于它的一端,据推测应当是一座巨大神庙的门。太阳门高3.048米,宽3.962米,厚0.5米。太阳门在建筑高台上的景观太阳门上刻有太阳神的形象及相关的精美纹饰这块被称为太阳门的巨石在发现时早已残损崩毁,1908年经过一番整修,恢复了原来的面貌,石门上面雕刻有浮雕,横楣上刻满纹饰,因为门楣上刻有太阳神形象而得名。

美洲大陆的太阳神庙:解读太阳门的历史与文化之谜

太阳门是蒂亚瓦纳科文化的杰出代表作,它耸立在南美洲玻利维亚与秘鲁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以南约20千米处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考古学家们用层积发掘法证明蒂亚瓦纳科文化的最早年代是在300—700年,而太阳门和其他一些建筑应是在1000年前正式建成的。太阳门所在的广场台地,宽200米,长300米,这是一块巨大的有着先进的排水系统的基座,这里更像一个祭台,太阳门就位于它的一端,据推测应当是一座巨大神庙的门。

考古学家认为蒂亚瓦纳科曾是一个举行宗教仪式的中心场所。太阳门高3.048米,宽3.962米,厚0.5米。在整块巨石的中央凿一门洞。太阳门最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每年的冬至和夏至,阳光就会穿过距太阳门100米远的东方的小门,形成一道光柱一直照射到太阳门正中的太阳神像上;而每年6月到12月的时候,阳光也是从那个小门直射到太阳门6月和12月的标志上。通过阳光的指引,古代的印第安人可以清楚地掌握何时是雨季,何时是播种时节。

在今天看来,它虽然只是完全靠太阳来指引的太阳历,但是它所达到的精度和由此反映出的古代蒂亚瓦纳科人的智慧,依然令我们叹为观止。研究表明,每年的9月21日黎明时分,第一缕阳光总是准确无误地从门中央射入,这一现象是不是来自当时建造者的刻意设计,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门楣上太阳神所处位置,是十分有讲究的,因为它正处在太阳门一个黄金比例的对称点上。如果是这样的话,9月21日黎明这个时间段,就会是建造者们选择的特定时间点,这里面包含着什么样的宗教含义,只有等待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了。

太阳门在建筑高台上的景观

太阳门上刻有太阳神的形象及相关的精美纹饰(www.xing528.com)

这块被称为太阳门的巨石在发现时早已残损崩毁,1908年经过一番整修,恢复了原来的面貌,石门上面雕刻有浮雕,横楣上刻满纹饰,因为门楣上刻有太阳神形象而得名。门楣正中间雕刻着一个人形高浮雕的人物形象。正面而立,身穿战俘头装饰的外衣,从这个人形神像的头部会放射出许多道光线,线顶端有动物的头,他的双手各持一个权杖,权杖两端装饰着在美洲象征太阳的鹰的形象,也因此把这个形象称为太阳神。在他两旁平列着3排48个相对较小、生动逼真的动物形象,头戴锥形花冠,手握权杖,面向中间的神伏地而跪。

从图案上,我们注意到3月、6月、9月和12月被分别标示了出来,四季由此而有了明显的区分。这是一份农业历,从9月到12月,是当地播种的季节;从12月到来年3月,正好是雨季,而后3月到6月是收获季节,6月到9月就是农闲的时候了。太阳门上浮雕所具有的神秘色彩和复杂的寓意,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宇宙现象的理解,其中也包含了深奥的历法计数系统。

由此可见,史前先民对崇拜物太阳运行的认知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