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井口水井放压装置的配套设计

井口水井放压装置的配套设计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现场摸索与反复验证,制定了水井放压装置配套水嘴推荐标准,制定和宣贯《水井放压操作规程》。井口压力大于35.0 MPa 的注水井,先关井扩散压力至30.0 MP 以下,再用水嘴控制放压;随着压力下降,可逐步放大水嘴。现场应用效果:关井24 h,井口压力不落0 的注水井全部安装水井放压装置,累计安装水井放压装置的有65 口井。2016 年至今,没有出现因放压不当造成的事故水井。水井放压装置已申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CN202202841U。

井口水井放压装置的配套设计

常规放压是通过调整闸门的开启幅度来控制放压速度的(图9-4),因此无法精准地控制压降速度。在现场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么是由于压降速度慢,导致放压时间长,影响注水时率;要么是由于压降速度快,导致地层出砂、出盐,套管变形。

为此,研究设计水井放压装置,装置可以根据井口压力的高低,按需要调节放压速度,达到精准控制放压时的压降速度,如图9-5 所示。设计承压能力40.0 MPa 的放压装置,安装在井口油管的出口端,油管的高压水经过放压装置节流减压后,压力下降至0.6 MPa 以下。

图9-4 现场安装位置图

图9-5 放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井口压力的高低配套不同直径的水嘴,更换水嘴时的操作步骤:先切断井口压力源,卸下压帽,卸下水嘴,更换新水嘴,安装压帽。

经过现场摸索与反复验证,制定了水井放压装置配套水嘴推荐标准,制定和宣贯《水井放压操作规程》。

井口压力大于35.0 MPa 的注水井,先关井扩散压力至30.0 MP 以下,再用水嘴控制放压;随着压力下降,可逐步放大水嘴。

①25.0 MPa≤井口压力<30.0 MPa,水嘴直径≤3 mm;

②20.0 MPa≤井口压力<25.0 MPa,水嘴直径≤4 mm;

③15.0 MPa≤井口压力<20.0 MPa,水嘴直径≤5 mm;

④10.0 MPa≤井口压力<15.0 MPa,水嘴直径≤6 mm;

⑤5.0 MPa≤井口压力<10.0 MPa,水嘴直径≤7 mm;(www.xing528.com)

⑥0.0 MPa≤井口压力<5.0 MPa,可选择直径大于7 mm 的水嘴,压力落0 后,可用闸门控制放溢流。

在现场的应用过程中,水嘴在高压水流的冲刷下,水嘴的孔径出现过变大的问题,要求员工每4 h 检查一次水嘴直径,显然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制定了两套保险措施:

①压降速度监测,要求压降速度不超过0.50 MPa/h。压降速度超标时,要检查水嘴直径,并按标准更换水嘴。

②溢流量监测。根据式(9-3)计算出不同压差、不同水嘴直径下的溢流量。现场采集的溢流量如果与理论推荐值相差20%以上,就要检查水嘴直径。

式中,Q 为日溢流量,m3/d;

   d 为水嘴直径,mm;

   p 为水嘴前后压差,MPa。

技术指标:水井放压装置壳体承压能力40.0 MPa;通径50 mm;配套水嘴直径2.0 mm、3.0 mm、4.0 mm、5.0 mm、6.0 mm、7.0 mm;连接方式为焊接。

现场应用效果:关井24 h,井口压力不落0 的注水井全部安装水井放压装置,累计安装水井放压装置的有65 口井。

2016 年至今,没有出现因放压不当造成的事故水井。

创新点:用专用工具取代闸门控制放压速度,同时,通过压降速度及溢流量数据来监控专用工具是否正常工作。实现精准控制放压速度,保护井筒,防止套管破损及地层出砂。

水井放压装置已申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CN202202841U。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