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柔性管:钢带层力学分析

海洋柔性管:钢带层力学分析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相邻层具有相同缠绕角的钢带的力学行为,为了描述方便,仅选择层Ⅰ、层Ⅲ、层Ⅴ来进行分析。图3.41~图3.46给出的应力云图进一步表明了当钢带管到达失效状态时,钢带中的轴向力分布状态。从图3.47和图3.48可以观察到应力随着扭转角的增大而增大。图3.48沿着钢带宽度方向的Mises应力比较图3.49不同层钢带Mises应力对比从每一层钢带屈曲区域的中间部分取出最大的Mises应力点比较,如图3.49所示。

海洋柔性管:钢带层力学分析

和HDPE层相比,当钢带缠绕管在扭矩荷载作用下,钢带承受主要的荷载,因此具体研究钢带的力学性能非常重要。

由于相邻层具有相同缠绕角的钢带的力学行为,为了描述方便,仅选择层Ⅰ、层Ⅲ、层Ⅴ来进行分析。和HDPE层不同,当钢带管在纯扭转荷载作用下,钢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力是轴向力(SF2)和弯矩(SM1),分别为图3.18中的2方向和1方向。提取这三层四个对应点处的这两个力,在图3.35~图3.40中表示出它们和扭转角之间的关系。

从这六幅图中可以观察到,每条曲线在初始段都有一条短的直线段,这是由于钢带刚开始接触不稳定造成的。弯矩值在初始段相对来说很小,仅当椭圆度达到一定值后,它才开始有增长趋势,并且增长速度一直增加。至于轴向力在初始阶段都在稳定增长。在钢带管快达到失效扭转角时,层Ⅰ、层Ⅲ的轴向力开始下降。但是层Ⅴ中的轴向力增长速度加快,这意味着层Ⅴ和层Ⅵ仍然要承受更多的轴向压力。由此可知层Ⅰ和层Ⅴ主要承受轴向压力,但是层Ⅲ主要承受轴向拉力,这是由于不同钢带缠绕角造成的正常现象。图3.41~图3.46给出的应力云图进一步表明了当钢带管到达失效状态时,钢带中的轴向力分布状态。除了边界条件引起了端部区域个别的反向轴向应力外,大部分轴向应力的方向和上述结论是相同的。此外,可以观察到钢带层从外到内变形情况更加明显。

图3.35 层ⅠSF2-扭转角曲线

图3.36 层ⅠSM1-扭转角曲线

图3.37 层ⅢSF2-扭转角曲线

图3.38 层ⅢSM1-扭转角曲线

图3.39 层ⅤSF2-扭转角曲线

图3.40 层ⅤSM2-扭转角曲线

图3.41 层ⅠSF2云图

图3.42 层ⅡSF2云图(www.xing528.com)

图3.43 层ⅢSF云图

图3.44 层ⅣSF云图

图3.45 层ⅤSF云图

图3.46 层ⅥSF云图

图3.47 层Ⅰ沿着钢带宽度方向的路径点

为了分析沿着钢带宽度方向的Mises应力分布情况,使用ABAQUS在层Ⅰ上画出一条路径点,如图3.47所示。当扭转角为0.47 rad时(即失效扭转角),钢带的最大Mises应力在点724。开始点724设置为No.1,点294设置为No.9,相邻点之间的增量为1。图3.48给出了在不同扭转角下这些点的Mises应力。

从图3.47和图3.48可以观察到应力随着扭转角的增大而增大。在初始阶段,应力沿着钢带宽度方向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各个点之间没有特别大的差异。但是随着扭转角的增大,钢带边缘区域的应力比中间区域的应力更大,这意味着边缘区域更加容易产生屈服。

图3.48 沿着钢带宽度方向的Mises应力比较

图3.49 不同层钢带Mises应力对比

从每一层钢带屈曲区域的中间部分取出最大的Mises应力点比较,如图3.49所示。可以看出,在初始阶段由于钢带间的不稳定接触,有一些不稳定的曲线段。这六条曲线大致有一个相似的趋势。除了层Ⅱ,从内层到外层最大的Mises应力都随着层数的增大而增大。在扭转角达到失效扭转角后,所有层的应力都急剧增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