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水隧洞工程设计与施工

引水隧洞工程设计与施工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水系统进/出水口段长68m,进/出水口至闸门井前引水隧洞长80.08m,闸门井段长28.14m,闸门井至调压井前1号隧洞长438.04m,2号隧洞长434.94m,调压井段长28.4m,隧洞段总长1号隧洞长574.66m,2号隧洞长571.56m。根据实际开挖进度统计,1号引水隧洞开挖平均开挖日进尺2.2m,2号引水隧洞开挖平均开挖日进尺2.7m。安装完成后的引水隧洞针梁式钢模台车就位如图6.2.1所示。2号引水隧洞衬砌混凝土在上支洞上游侧采用钢模台车浇筑,在上支洞下游侧采用拱架组合模板施工。

引水隧洞工程设计与施工

引水系统进/出水口段长68m,进/出水口至闸门井前引水隧洞长80.08m,闸门井段长28.14m,闸门井至调压井前1号隧洞长438.04m,2号隧洞长434.94m,调压井段长28.4m,隧洞段总长1号隧洞长574.66m,2号隧洞长571.56m。

(1)开挖与支护工程。

引水隧洞为圆形断面,开挖直径7.4m,分为上、下两部分进行开挖,底部预留1.4m。上部开挖采用自制造孔台车,手风钻造孔,非电毫秒起爆网络,掏槽采用楔形掏槽,周边采用光面爆破。开挖程序为:引水上支洞施工完成→下游段上半洞洞挖→上游段上半洞洞挖→下半洞开挖。上半洞开挖断面为7.3m×5.9m(宽×高),全部开挖完毕后,反向进行下半洞开挖。对于上半洞,Ⅱ、Ⅲ类围岩采用全断面钻爆掘进,系统支护滞后开挖断面10~15m进行,Ⅳ、Ⅴ类围岩采用全断面短进尺开挖,并及时进行支护。造孔采用自制钻孔台车,手风钻造孔,非电管毫秒微差爆破,开挖石渣采用ZLC40装载机装车,15t自卸车运输至渣场。对于下半洞,采用保护层法(水平预裂)进行施工,下半洞开挖石渣采用反铲装车,15t自卸车运输至渣场。单循环进尺Ⅱ、Ⅲ类围岩情况下循环进尺2.5m,Ⅳ、Ⅴ类围岩循环进尺1.8m。上半洞全断面爆破参数为:手风钻钻光爆孔孔深1.6~3.0m,孔径42mm,孔间距0.5~0.6m,线装药密度120~150g/m;掏槽采用斜眼掏槽,掏槽孔孔深1.8~3.3m,孔径42mm,孔间距0.6m;主爆孔孔深1.6~3.0m,孔径42mm,孔间距0.8m,排间距1.0m。爆破网络采用由内至外逐圈起爆,底孔预裂爆破,顶孔、侧墙孔光面爆破。下半洞爆破参数为:手风钻钻光爆孔孔深4.0m,孔径42mm,孔间距0.6m,线装药密度120~150g/m;主爆孔孔深4.0m,孔径42mm,孔间距1.2m。爆破网络采用底孔光面爆破,主爆孔微差爆破。根据实际开挖进度统计,1号引水隧洞开挖平均开挖日进尺2.2m,2号引水隧洞开挖平均开挖日进尺2.7m。

(2)混凝土浇筑。

1号引水隧洞混凝土在上支洞上游侧采用针梁式钢模台车,在上支洞下游侧采用拱架组合模板施工。主要采用一台针梁式钢模台车施工,钢模台车自重约52.5t,针梁长19.5m,分为5个标准节,每节长3.9m,由螺栓连接,以便于在洞内运输。模板长9.1m,分为5节,每节长1.8m,端头节增加100mm翻沿,模板面板为6mm厚钢板,肋板为8mm厚钢板,各节由螺栓拼连成整体。针梁与模板通过梁套相连,其间为滑动穿行。针梁两端分别设两个钢支腿,每个钢支腿内设一个25t液压缸,以负责台车的升降,模板收拢与打开由8个5t液压缸操作。为了减少基础的清理难度及防止基岩风化,在开挖交面后随即进行岩石清理,浇筑垫层混凝土,垫层混凝土浇筑面低于底拱衬砌线2~3cm。安装完成后的引水隧洞针梁式钢模台车就位如图6.2.1所示。

图6.2.1 引水隧洞针梁式钢模台车就位

针梁式钢模台车操作程序如下:缩回针梁两端钢支腿→拉出针梁上的卷扬机钢丝绳,绕过前端支腿上的滑轮与模板相连,启动针梁上的卷扬机牵引针梁至下一衬砌段→伸出钢支腿并调整针梁,使针梁中线与洞轴线相重合,并使支腿受力可靠→拆除模板加固丝杠及底部楔模→依次回缩模板上的8个液压缸,从而依次完成底模、侧模脱模→收缩钢支腿使针梁下降,同时带动模板下落,而使顶模在自重作用下脱模→启动针梁上的卷扬机牵引模板移动到下一浇筑段→升降钢支腿,使顶模板达到设计高程后,再依次打开底模、侧模至设计半径,并进行测量监测→安装及调整各加固丝杠→搭设脚手架支立端头模板。钢模台车在洞内闸门井渐变段部位安装,安装顺序为:针梁→钢支腿→顶模→侧模→底模→液压系统→调试及试运行。(www.xing528.com)

混凝土入仓采取搅拌运输车运至施工部位后,再由混凝土泵从进料口泵送入仓,进料口同时兼作振捣窗口,视混凝土上升高度将其逐层关闭,浇筑时左右两侧均衡上升,高差控制在0.5m以内。封底拱时从一侧下料另一侧引料,并加强振捣以保证气泡排出充分。拱顶混凝土采用预埋管进料,进料由里向外进行,并且通过堵头模板上开设的监视窗口实时监视混凝土的入仓情况,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浇满仓号,又要防止“爆仓”。对拱顶部位有较大深度超挖的,在此处及其他部位预埋通气管及检查管,以保证能最大限度地浇满仓号。混凝土振捣以φ10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为主,局部采用φ50软轴振捣棒,台车模板辅以附着式振捣器,防止出现漏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加强模板的变形观测、防止钢模发生上浮及侧移,并随时注意堵头模板的情况,对模板与岩面间出现的砂浆漏失及时封堵,以保证施工质量。混凝土下料时在仓内用橡胶软管接泵管,人工拖动橡胶软管向左右方向调整,以避免出现下料集中。顶拱下料时泵管从顶拱水平进入仓内用90°弯管向两边分岔,泵管布置于外层钢筋上。采用退管法进行下料浇筑施工,仓内的泵管采用1m左右的短管,以便于拆、接。

2号引水隧洞衬砌混凝土在上支洞上游侧采用钢模台车浇筑,在上支洞下游侧采用拱架组合模板施工。钢模台车浇筑部分引水隧洞衬砌混凝土分两层施工,第一层采用拉模先浇底拱90°范围(图6.2.2),底部54°范围不立模,安装活动样架抹光成型,两侧各18°范围用多块50cm×120cm的单元弧形小模板组合立模,每块小模板可单独拆除;第二层边顶拱,采用钢模台车浇筑(图6.2.3)。

图6.2.2 引水隧洞底拱90°范围浇筑剖面示意图(单位:mm)

图6.2.3 引水隧洞钢模台车浇筑剖面示意图(单位:mm)

钢模台车按9.3m制作,分3节制成,节间用螺栓连接,6m段施工时,去掉一节模板。底拱拉模体面板由4mm厚的热轧钢板制作,面板之间采用“U”形卡连接,面板与桁架采用勾头螺栓连接,桁架主要采用[10、[5槽钢制作,桁架榀中间剪刀撑采用50mm等边角钢制作。行走轮布置于桁架上悬杆两端,单边布置3个行走轮,轨道采用10号工字钢组焊钢条制作,分成3m一段便于装拆,轨道横担采用75mm等边角钢锚固入基岩,再采取斜向钢支撑增加稳固性。现场备方木置于桁架下部采用钢丝绑定牢固形成模面平台,用卷扬机(或手拉葫芦电动葫芦)作为牵引装置,最小牵引力10tf。钢模台车面板采用4mm厚的热轧钢板制作,单块尺寸为1500mm×475mm×55mm,模板压底拱老混凝土面100mm左右,个别面板上开振捣口,单块模板重46kg。钢拱架采用8号槽钢和φ48钢管组合焊接制作,与面板之间采用勾头螺栓进行连接,1.5m长度方向共布置3榀钢拱架,单榀钢拱架重量60kg。模板支撑采用钢桁架,间距1.5m,桁架之间设剪刀撑。为便于人工装拆,桁架各杆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顶拱模板系统采用可调顶托支撑在钢桁架上,侧模系统采用可调丝杆支撑在钢桁架上。

钢模台车的循环时间计划约为5天(钢模台车就位、堵头模板安装18h,混凝土浇筑24h,混凝土等强72h,拆模清理等6h,合计约120h)。根据引水隧洞衬砌混凝土浇筑工期统计,1号引水隧洞共53个浇筑段,平均7.5天浇筑一段;2号引水隧洞共53个浇筑段,平均8.2天浇筑一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