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液态金属散热器传热模型与理论分析

液态金属散热器传热模型与理论分析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温度为Ta,同时假定散热器外侧空气温度恒定,LED、冷板及环境空气温度均匀一致,但液态金属在不同的传热环节中温度存在明显变化。图11-1液态金属散热典型散热器示意;散热器传热路径温度分布。因此,式和可近似计算为:因此,液态金属散热器的热容温差可近似计算为:因此,液态金属散热器的热容温差可近似计算为:空气侧的传热温差主要取决于对流传热系数h和散热器裸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A。

液态金属散热器传热模型与理论分析

典型的高功率密度LED液态金属散热系统如图11-1(a)所示,其基本传热路径的温度分布可用图11-1(b)表示。根据热量的流动方向,液态金属散热系统的传热温差ΔTsys主要由4部分组成[1,5]:界面接触温差ΔTTIM、液态金属对流传热温差ΔTconv、液态金属热容热阻温差ΔTc以及散热器空气侧传热温差ΔTradiator。由于LED和LED冷板的体积较小,可假设其具有均一的温度分布,分别为TLED和Tcold_plate环境温度为Ta,同时假定散热器外侧空气温度恒定,LED、冷板及环境空气温度均匀一致,但液态金属在不同的传热环节中温度存在明显变化。

图11-1 液态金属散热

(a)典型散热器示意;(b)散热器传热路径温度分布。

如图11-1所示,根据各传热过程的传热机理,可定义系统各环节热阻如下:

(www.xing528.com)

其中,Tf_cold_plate和Tf_radiator分别为LED冷板内和散热器内的液态金属平均温度。上述式(11-1)到式(11-5)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其中,系统总热阻表征了液态金属散热器的整体散热性能;界面接触热阻体现了LED基板和冷板之间的热接触状况,主要取决于热界面材料的热物性、润湿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压强;液态金属对流热阻代表了冷板内液态金属对流能力的强弱,而液态金属该热阻较小。热容热阻反映了流体自身的温升对散热器性能的影响,在流量和工质热容均较大的情况下,该热阻可忽略。为简化计算,当液态金属质量流量较大时,可近似认为Tf_radiator≈Tin[1]。因此,式(11-4)和(11-6)可近似计算为:

因此,液态金属散热器的热容温差可近似计算为:

空气侧的传热温差主要取决于对流传热系数h和散热器裸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A。如下,考虑到散热系统的稳定性,并不采用风扇等运动元件,仅考虑自然对流情况,因此对流传热系数h为5~10 W/(m2·K)。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